河堤防护铅丝笼、河道治理铅丝笼、铅丝笼护脚
加强河道水质保护,促进经济持续发展。铅丝笼为了运输方便和减少运输费用,通常在发货之前都是把笼子压缩打包后才运输的,因此当铅丝笼运到目的地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压缩,然后将铅丝笼置于平地展开,压平多余的折叠,根据工程规范把铅丝笼组装成箱型,根据工程要求放入适量的石材,放完石材进行封口。封口时一定要注意用较粗的边丝和绑丝进行捆绑,另外如果是包塑铅丝笼一定要注意在缝边、装石过程中千万保护好包塑铅丝笼表面涂层,一旦损害涂层包塑铅丝笼就会降低抗腐蚀性,缩短使用寿命。
铅丝笼属于柔性结构,具有很好的适应变形能力,地震发生时结构内的松散填充料会自身调节适应变形,整个结构不会被毁坏。并且该结构抗冲刷能力强,在高速水流下铅丝石笼网内的松散填充料即使有小的移位,也不会被水流带走,而是经过自身的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同时单元结构之间的连接力也能使其更加地牢固。
铅丝笼工程与造纸一样起源于中国。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中国的劳动人民就在长江上游岷江上修建了世界***的都江堰工程。该工程大量采用了竹蔑编织的石笼挡水筑坝。这是迄今为止知道的世界上***早的铅丝石笼雏形。英国在16世纪时,首次出现铅丝石笼网的形式是装满泥土的柳条筐,用于军事重地的炮兵掩护体。17世纪日本是***早把铅丝石笼这种形式的建筑运用到防洪除险工程中去的。18世纪初,意大利开始采用袋状的铅丝石笼,用于修补和加固河堤。现代的铅丝石笼使用镀锌铁丝编织成的网状矩型箱体,在箱内装填块石或天然鹅卵石,用于各类挡水工程和防冲刷建筑物。铅丝笼材的钢丝采用镀锌、PVC、镀高尔凡、不锈钢等工艺,钢丝表面镀层更加稳定,可有效减少网线的氧化作用,具有耐腐蚀、防静电、抗老化、抗氧化的特性,使用寿命更长。
铅丝笼现今成为水利工程、抗洪防汛工程广泛采用的产品,因为河道整治护坡目前大多采用块石或预制混凝土块结构形式,重点解决河道受河水冲刷的边坡稳定问题,却忽视了河道生态功能,然而采用铅丝笼护坡是一种既能确保边坡稳定,又能维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的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