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锥的中径精度等级选择不当;切削液选择不合理;攻丝锥螺纹的速度过高;丝锥与工件丝锥螺纹底孔同轴度差;丝锥刃磨参数选择不合适;刃磨丝锥产生毛刺;丝锥切削锥长度过短。
选择合适精度等级的丝锥中径;选择适宜的切削液并适当降低切削速度;攻丝锥螺纹时校正丝锥和丝锥螺纹底孔同轴度;采用浮动夹头;适当减小前角与切削锥后角;消除刃磨丝锥产生的毛刺,并适当增加切削锥长度。
(1)工件上螺纹底孔的孔口要倒角,通孔螺纹两端都倒角。
(2)工件夹位置要正确,尽量使螺纹孔中心线置于水平或竖直位置,使攻丝容易判断丝锥轴线是否垂直于工件的平面。
(3)在攻丝开始时,要尽量把丝锥放正,然后对丝锥加压力并转动绞手,当切入1-2圈时,仔细检查和校正丝锥的位置。一般切入3-4圈螺纹时,丝锥位置应正确无误。以后,只须转动绞手,而不应再对丝锥加压力,否则螺纹牙形将被损坏。
(4)攻丝时,每扳转绞手1/2-1圈,就应倒转约1/2圈,使切屑碎断后容易排出,并可减少切削刃因粘屑而使丝锥轧住现象。
(5)攻不通的螺孔时,要经常退出丝锥,排除孔中的切屑。
(6)攻塑性材料的螺孔时,要加润滑冷却液。对于钢料,一般用机油或浓度较大的乳化液要求较高的可用菜油或二硫化钼等。对于不锈钢,可用30号机油或硫化油。
(7)攻丝过程中换用后一支丝锥时,要用手先旋入已攻出的螺纹中,至不能再旋进时,然后用绞手扳转。在末锥攻完退出时,也要避免快速转动绞手,用手旋出,以保证已攻好的螺纹质量不受影响。
(8)机攻时,丝锥与螺孔要保持同轴性。
(9)机攻时,丝锥的校准部分不能全部出头,否则在反车退出丝锥时会产生乱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