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冲刷时不行加压,针头不行堵住根管,避免溶液超出根尖孔,损害根尖周围安排。为了使药液到达根尖3分之1处的根管,应在根管准备充沛晓畅后运用。
2.应新鲜制造,避光、避热、密闭保存。
3.浓度高时对黏膜有影响。
操作留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有必要通过专门训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主张操作人员佩带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作业服,戴橡胶手套。避免蒸气走漏到作业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触摸。转移时要轻装轻卸,避免包装及容器损坏。装备走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或许残留有害物。
次氯酸钠在保存时非常重要。温度和紫外光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随着温度或光照(尤其是紫外光)的增加,次氯酸钠溶液的分解率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一方面,温度的升高和光的照射加速了次氯酸钠分子的运动,降低了活化能,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含量,增加了有效碰撞机会,增加了反应速率常数,从而加快了分解速度;另一方面,可能与次氯酸钠的分解机理有关。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关键步骤是原子氧的释放,光或加热有利于原子氧的形成。当温度低于25℃时,分解缓慢,高于30℃时,分解速度明显加快。经过20小时的光,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将降解90%。此外,次氯酸钠分解产生的O2和Cl2都是气态物质,长期处于密闭状态会给包装容器带来危险,所以说我们要谨慎的使用它。因此,次氯酸钠包装容器应留有气孔,防止安全事故。因此,次氯酸钠溶液应尽量存放在低温、黑暗的环境中,可有效降低分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