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警示目视化-6S目视化

  • 发布时间:2021-10-14 13:55:41,加入时间:2021年09月02日(距今1010天)
  • 地址:中国»山东»济南: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奥体西路1222号力高国际3号楼
  • 公司:山东高百标识工程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张经理,手机:13290337653
01
起初我觉得并不需要针对这个话题,特别写一篇文章来展开讨论和分享。
直到最近我去一个客户那边做现场调研。这家客户推行5S也有3年多的时间了,现场无论是生产区域,还是楼梯走道,有使用地面标识胶带做了物品存放的定位框、人行通道、上下楼梯的左右分隔线和行走方向指示等。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例如:
1, 地标标识颜色不一致:例如车间内的人行道线使用的是黄黑警示线,楼梯的人行道线用的是绿色胶带;有的区域的垃圾桶使用了黄黑线,有的地方则是绿色线;
2, 人行道规划和标识不合理:首先人行道本身不明显,只在贴墙一侧用黄黑线的虚线,以较大的间隔划了一条线,既无“人行道”字样标注,也无法和物品存放区域的划线一目了然地区分开,更无法做到人员在车间行走按现有人行道规划执行。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在5S里,我认为是并不难的地面标识,却并没有真正做好呢?
02
在5S的培训和辅导中,一提到目视化管理要做好地面标识的工作,或者说在5S现场调研中,每当我指出类似上述地面标识的问题时,总是会被问到:有没有什么参考的标准?
的确是有一些可以参考的例子,同时我想说的是,地坪要不要全部刷油漆,该刷成什么颜色,地面划线标识到底该遵从什么标准,使用什么颜色的线,线宽该是多少尺寸,该用实线还是虚线,也的确并没有所谓的“国标”或者“统一标准”。
直接照搬别人家的例子,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
不是不可以借鉴别人家的例子,但是直接照搬所最可能造成的问题,就是容易忽视了做好目视化管理的两大要点。
这两个要点,我在《如何做好目视化管理呢?》有做总结说明,在此有必要再次拿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两个要点分别是:
1, 了解用户需求;
2, 目视化手段要易识别,要做到直观鲜明、简约突出、标准统一和实用。
这两个要点看似简单,也好理解,但是如果有人一开口就问,那有没有什么划线的标准可以参考一下,你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对方已经跳过了第一个要点。
了解用户的需求,对于某个具体的工厂,对于地面标识大作战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我们要从以下这几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我们划线标识为了给谁看?这就涉及对用户的分析。用户既有内部用户,也有外部用户,既有本区域的常在人员,也有其他区域和职能部门前来办事的人员,或者是本区域的支持辅助人员。
其次,我们为什么要做地面划线标识?我们都有哪些目的和需求?出于安全考虑?出于质量控制的考虑?出于现场管理统一性、有序性的考虑?出于降低浪费和差异性的考虑?
比如说安全考虑。
我们的工厂生产区域是否有机动铲车出入?如果有车辆出入,我们需不需要从规划上做到人车分离?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如何通过地面划线标识、隔离警示等措施,确保做到人车分离?如果不具备人车分离的条件,那么又如何通过地面划线的规划和实施,尽可能地确保人车各行其道,在人车交汇处做好相应标识和管理?
工厂是否存在一些需要隔离的设备、区域?是否有护栏、防撞柱一类的需要予以醒目标识出来的设施?用户,无论是外来还是内部的用户,如何清楚直观地识别这些标识?
这还是只是举了安全方面的两点例子。
所以要想开展好地面标识大作战,就得先摸清“敌情”,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而不是一上来就先找个可以“照搬”的例子,急着去实施。相反,要做好了解用户的需求,由区域负责人,或者负责人所授权的人,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一起来讨论分析,并将用户需求一一整理汇总出来,才是正道。
03
针对地面标识大作战,在充分了解了用户的需求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汇总,看哪些需求属于同一类的,而这个时候,“照搬”来的例子才算能够派上用场了。当然,这个时候还是不能“照搬”,而是要好好审视一下自身的需求是什么,别人家的例子能不能达到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好的,那就照搬,如果不行,那就自己在别人例子的基础上,探寻更好的方式。
比如我看到网上有很多有关地面划线标识的所谓“标准”,会规定地面划线采用10CM。先别急着照搬,先审视一下你的现场,到底存在哪些划线需求,再考虑一下,要不要对不同的需求予以区分对待,是不是有的需求需要特别突出鲜明,那对于这样的需求,是否要采用更宽的划线,甚至一整个区域都用大面积的颜色覆盖?而有的需求并不需要这么宽的线,8CM,甚至6CM也足够了。
另外还要考虑的是,地面标识采用何种材料来实施?是使用地面标识胶带,还是地面漆?如果车间对于柔性要求高,工位、设备布局需要经常调整,那么胶带就更方便。如果我们不确定规划是否合理,也可以考虑先采用胶带的方式,待方案成熟了,再采用地面漆。同时,采用胶带的话,也要考虑车间现场的作业环境,对胶带的耐磨、附着性等做好考量。
在进行了如此一番的探讨研究之后,别忘了要输出标准,也就是地面标识的企业内部统一规范,以确保企业内部做到标准统一。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