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设施工中沉降观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施测单位未作统一规定,部分地区是施工单位监测,费用由施工方自理;部分地区是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测量的单位,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或在施工合同中另行明确。
(2)项目施工者对沉降观测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施工单位只要按照设计、相关规范、标准施工,能满足安全、功能和质量要求即可,沉降多少,与己无关。
(3)沉降观测主观臆造、弄虚作假,不能真实反映房屋沉降变形情况。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竣工后顺利交付,提供均匀的沉降资料,即使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某些构件裂缝,也以其资料搪塞;或施工单位因自身原因而造成构件裂缝、质量不合格而编造不均匀沉降资料,将质量问题归咎于地基沉降不均。
(4)沉降观测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测量仪器设备精度不一,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核与检验;观测点基准点设置不符合要求;观测时间、周期,内业计算平差不符合要求。
(5)房屋竣工交付使用后,未按要求进行继续监测,连续性不够。
(6)力度不一。在实行施工阶段监理的工程,竣工前控制较完备,竣工后较缺乏;未实施监理的项目工程,机制更是缺失。
对于房屋检测报告的编写,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大家特别注意:
1、要详细地了解改造部分的建筑、结构状况。
2、要对实际结构做详细的安全性分析。私自改造后的房屋往往是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和相关的计算的,从程序上来说是违规的。我们如果出了这样的建筑的质量报告,就会承担相应的结构责任。为了这样的结构风险需要对实际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是有必要的。计算分析可以为这样的实际结构定性出来的也更有说服力。
3、要结构计算的条件。没有改造前的房屋一般都是做过抗震设计,满足抗震规范要求的,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4、要明确结构计算的内容。
5、要明确计算。图纸往往与实际的图纸是要保持一致的,为了风险所以我们应该明确我们进行结构复核的是哪一套图纸。
6、和沟通并且如实的告知结构复核相关的结果,在不违背我们检测单位底线和避免承担不必要结构风险的前提下,确定好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检测结论。
房屋结构抗震性能与评估
1)房屋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标准低,为了解其抗震性能而进行评估;
2)为提供房屋的抗震设防标准,对其抗震性能现状进行;
3)在抗震鉴定时,一般需对房屋的设防类别、后续使用年限进行确定;
4)需对结构抗震措施和抗震承载力进行评定;
5)结论一般需对房屋整体抗震性能进行综合评定。
一、房屋质量检测标准有哪些-
(一)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建设完毕;
(二)各专管部门对归口管理的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合格,验收资料齐全;
(三)建筑渣土、施工机具和各类临时建筑等全部拆除清运完毕,达到场清地净;
(四)具备实行封闭式物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商品房交房时应该达到以下质量标准:
(一)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中规定的各项工作内容,达到国家规定的竣工条件;
(二)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如符合房屋土建工程验收标准、安装工程验收标准等;
(三)符合工程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合同约定的内容;有完整的并经审核的工程建设技术数据及图纸材料;
(四)有建筑材料、设备、购配件的质量合格资料和试验检验报告;
(五)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或优良等;
(六)有工程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七)已办理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有关手续。
厂房完损检测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房屋建筑、结构概况调查和测绘;
2、绘制房屋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图;
3、厂房完损状况如开裂、变形、破损等的分布范围现场检测;
4、厂房变形、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