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分为整幢危房和局部危房:
(a)整幢危房是指随时有整幢倒塌可能的房屋;
(b)局部危房是指随时有局部倒塌可能的房屋。
2、危房以幢为鉴定单位,以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a)整幢危房以整幢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
(b)局部危房以危及倒塌部分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
3、危房鉴定应以地基基础、结构构件的危险鉴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4、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 应考虑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关联的。
(a)若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则不构成结构的危险;
(b)若构件的危险是相关的,则应联系结构判定危险范围。
常见质量问题一:位移
预防措施:
1、支护结构挡土桩截面及入土深度应严格计算,防止漏算桩顶地面堆土、行驶机械、运输车辆、堆放材料等附加荷载;
2、灌注桩与阻水旋喷桩间必须严密结合,使之形成封闭止水幕,阻止桩后土壤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大量流入基坑;
3、基坑开挖前应将整个支护系统包括土层锚杆、桩顶圈梁等施工完成,挡土桩应达到强度,以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和整体刚度,减少变形;
4、锚杆施工必须保证锚杆能深入到可靠锚固层内;
5、施工时,应加强管理,避免在支护结构上大量堆载、停放挖土机械及运输汽车;
6、基坑开挖前应进行降水,以减少桩侧土压力和水流入基坑,使桩产生位移;
7、当经监测出现位移时,应在位移较大部位卸荷和补桩,或在该部位进行水泥压浆加固土层。
对重要的基坑工程应进行必要的监测,监测内容有:
1、支护结构的变形;
2、基坑周边的地面变形;
3、邻近工程和地下设施的变形;
4、地下水位;
5、渗漏、冒水、冲刷、管涌等情况。
检测过程:
1、调查房屋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3、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必要时应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建立验算模型,按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荷载的实际状况,根据现行规范验算房屋结构的安全储备。
6、分析房屋损坏原因。
7、综合判断房屋结构损坏状况,确定房屋危险程度。
房屋质量检测是购房者收房时认为自己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而开发商不承认或者入住后发现质量问题但开发商拒绝维修时可以选择的一种房屋存在问题的方式,请的检测机构对房屋进行并出具真实有效的可以在诉讼时作为证据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检测目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房屋安全检测;
(2)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3)房屋损坏趋势检测;
(4)房屋结构和使用功能改变检测;
(5)房屋质量综合检测;
(6)房屋其他类型检测;
(7)空气质量检测。
基坑开挖周边房屋受损趋势监测具体内容
(1)每次周边房屋监测,应采用相同的监测方法,负责现场检测的应相对固定,同时应该同时记录房屋相应的变化情况。
(2)每次监测时可应采用相同仪器设备,对房屋结构现场施测之前,应进行检验校正。水准仪等检测仪器测量精度要高,经纬仪的精度要求也应有相应要求"。
(3)水平位移监测网,可采用三角网、导线网等形式。
(4)倾斜监测时可以采用经纬仪进行监测。对于那些整体刚度性能较好的房屋倾斜监测,可以用基础沉降进行检测。
(5)垂直位移监测,应布设成闭合环或附合水准路线等形式。房屋之前设置的基准点应设置在垂直位移影响区外,并不得少于2个。
(6)定期观测记录房屋损坏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