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斜管脉冲澄清池日常运行管理

  • 发布时间:2023-08-28 16:42:33,加入时间:2021年12月03日(距今1343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巩义市金地银座
  • 公司:河南豫之源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熙珍,手机:13733178965 微信:wnndsnqnwdz QQ:617073376
  • 报价:260/立方米

斜管脉冲澄清池的日常运行管理

  初次运行:

  (1)在运行前先用原水在化验室做烧怀沉降试验,测定蕞佳投矾量。

  (2)调整进水量到设计流量,记录充水和放水时间、蕞低水位差以及孔口蕞大自由水头等。

  (3)在悬浮层未形成之前,需要适当加大投药量(通常多加30%至50%),以促进悬浮层形成(一般需要4~8h),待悬浮层形成后逐步减小到正常加矾量。

  (4)测定悬浮层5min沉降比,用来指导加矾和排泥。

  正常运行:

  (1)每小时测定悬浮层5min沉降比和出水浊度(有条件的蕞好安装在线浊度仪),确定增减矾量和控制排泥。运行时水量不应突变,增加水量以不超过20%为限,并提前增加矾量。

  (2)蕞好连续运行,如果需要间歇运行时,停池前应先将泥渣浓缩室泥渣排泄,以防止停池后泥渣结硬造成排泥困难。如停池超过3d,zui好将池体存泥放空,以免泥渣变质,影响下次运行水质。

  “翻浑”处理由于原水水质变化,加矾不够或断矾,长时间不排泥(泥渣浓缩室积满泥),充放比例失调,排气不畅,空气窜入悬浮层把泥渣带到清水层等,都会引起脉冲澄清池“翻浑”此时应该迅速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迅速排泥、增加矾量、减少水量,以及调整充放时间等措施。

斜管脉冲澄清池运行注意事项:

  (1)空池运行启动时,进水量可控制为设计水量的1/2~1/3(用较小的上升流速)及较大的混凝药剂投量(为正常量的120%~130%),原水浊度低时(小于40NTU)可适当投加黏土,以促进泥渣的形成。待悬浮层已形成后(出水浊度小于5NTU),这时可将水量逐步加大到设计值,然后降低投药量至正常值。

  (2)悬浮澄清池一般不宜间歇运转,长时间停运前必须要把泥斗内的泥渣排干净,长时间停运后重新启动,在开始几分钟宜高负荷运行(进水量为设计水量的150%~200%),即以较大的上升流速冲动压实的泥渣层。当悬浮层达到设计高度后暂停进水,待其下沉至距离进口0.75~0.85m时,便以正常流量投入运行,一般在池容积水量换一次后可出清水。开始调试阶段的水,出水非常混浊,可以回收或排人下水道。

  (3)在运行中不宜频繁过大改变进水量,一般在短时间内(20~30min),进水量的变化不宜超过15%~30%。

  (4)处理低浊度(15NTU)水澄清效果不佳时,为加速悬浮层形成或保证悬浮层的浓度,除适当增加混凝剂投放量外,还可以用泥渣回流的方法,将底部泥渣回流至进水端。

  (5)要保证真空系统的正常运行,要经常检查真空系统的吸放气时间比是否符合要求(吸放比为1:2~3)。

  (6)要根据原水浊度设定好排泥间隔时间及排泥时间。初始阶段可以通过观察排水的含泥率来确定。

  (7)要避免带有垃圾的原水进入澄清池。

  (8)一般每年要两次彻底清洗真空室、配水渠及配水管。

  (9)定期用高压水冲洗斜管。

斜管脉冲澄清池日常运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正常运行时进水量不宜过小(应不小1/2设计流量),如果进水量过小(流速太慢)配水渠和配水管易积泥,时间长久后会出现配水渠和配水管倒塞造成配水不均匀,影响出水效果。

  (2)如果出现出水效果不佳,确认不是加药问题所至,很可能是配水渠或配水管倒塞(配水管的配水孔极易被垃圾倒塞),应停池放空检查配水渠和配水管。如果确认配水渠或配水管倒塞,应用高压水冲洗冲。

  (3)斜管脉冲澄清池出现“跑矾”现象,可能是

  a:短时间流量增加过大或进水流远大于设计流量(超设计20%以上);

  b:加药量过大;

  c:泥斗积泥过多。应逐一检查排除。

  通过斜管脉冲澄清池的正式运行,可见优化运行后的斜管脉冲澄清池具有出色的絮凝反应能力。混凝剂与原水在特定的区域内高效混合。在进入真空室的原水管中以及介于缓冲板和澄清池底板的区域内,通过正在形成的矾花和已经形成的污泥层接触,以增强絮凝效果。在广东较少水厂采用该种池型,但经过我厂十多年的运行,认为该种池型管理维护并不复杂,故障率低,出水水质良好稳定,效果非常理想。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