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烟气 SCR 脱硝

  • 发布时间:2025-05-24 15:32:10,加入时间:2019年07月30日(距今2125天)
  • 地址:中国»上海»嘉定:嘉定区马陆镇丰年路985号
  • 公司:上海湛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王工,手机:13818769381 微信:zhanliuHB QQ:387741424
船舶烟气 SCR 脱硝技术概述 船舶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目前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的船舶氮氧化物(NOx)减排核心方案之一,主要通过催化剂作用,利用还原剂(如氨、尿素)将烟气中的 NOx 还原为无害的氮气(N₂)和水(H₂O),满足 IMO Tier III 等严苛排放法规要求。该技术具有脱硝效率高、运行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商船、邮轮、渔船等各类船舶的柴油机尾气治理。 核心原理与化学反应 1. 基本原理 选择性催化还原:在催化剂(如钒基、沸石基)作用下,还原剂优先与 NOx 发生反应,而非与烟气中的氧气(O₂)反应,从而实现高效脱硝。 还原剂类型: 氨(NH₃):直接作为还原剂,反应活性高,但需解决储存运输的安全性问题。 尿素(CO (NH₂)₂):通过热解或水解生成 NH₃,是船舶 SCR 最常用的还原剂(避免氨泄漏风险)。 2. 主要化学反应 以尿素为还原剂、钒基催化剂为例: 尿素热解: CO(NH 2 ​ ) 2 ​ Δ ​ 2NH 3 ​ +CO 2 ​ NOx 还原反应: 催 化 剂 主 要 针 对 , 占 烟 气 的 8NH 3 ​ +6NO 2 ​ 催化剂 ​ 7N 2 ​ +12H 2 ​ O(针对NO 2 ​ 的反应) 系统组成与关键部件 1. 船舶 SCR 系统主要模块 image (注:示意图需根据实际系统绘制,通常包括还原剂储存、计量喷射、混合反应、催化剂舱等部分) 2. 关键部件与功能 部件 功能描述 还原剂储存与供应 储存尿素溶液(通常浓度 32.5%),通过泵和管路输送至喷射系统,配备温度控制防止结晶。 计量与喷射系统 根据烟气流量、NOx 浓度动态调节还原剂喷入量,常用空气辅助雾化喷嘴确保均匀混合。 混合器与导流装置 使还原剂与烟气充分混合,通过格栅、导流板优化流场分布,避免局部氨逃逸或脱硝不均。 催化剂反应器 装载催化剂(通常为蜂窝状或板式),设计需考虑压降、耐振动(船舶晃动环境)及抗硫中毒能力。 控制系统(PLC/DCS) 集成 NOx 在线监测(如 NDIR 传感器)、温度 / 压力传感器,通过闭环控制实现喷氨量精准调节。 安全防护装置 包括氨泄漏检测、防火阀、紧急切断阀,满足 IMO《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Annex VI)安全要求。 3. 催化剂类型与选型 钒基催化剂:适用于中高温(300~420℃)烟气,脱硝效率高(>90%),但需警惕 SO₂氧化生成 SO₃导致的铵盐堵塞问题。 沸石基催化剂:低温活性好(200~350℃),抗硫性能强,适合船舶柴油机低负荷运行时的烟气温度波动。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 Fe、Cu 基):新兴技术,侧重宽温域适应性和抗水性能,尚在船舶应用验证阶段。 船舶应用特点与挑战 1. 船舶环境特殊性 空间限制:船舶机舱空间紧凑,要求 SCR 系统小型化、模块化设计,催化剂舱常采用立式或紧凑型卧式布局。 振动与冲击:船舶航行中的振动可能导致催化剂破碎、管路松动,需加强机械结构强度和抗震设计。 烟气条件波动大:柴油机负荷变化(如从怠速到满负荷)导致烟气流量、温度、NOx 浓度剧烈波动,要求系统具备快速响应能力。 2. 主要技术挑战 氨逃逸控制:过量喷氨会导致 NH₃随尾气排放(需10 ppm),并可能与 SO₃反应生成硫酸氢铵(NH₄HSO₄),堵塞催化剂孔道和下游设备(如空冷器)。 低温脱硝效率:船舶柴油机低负荷时烟气温度可能低于 200℃,传统钒基催化剂活性下降,需搭配低温催化剂或预加热装置。 硫中毒与催化剂寿命:燃油含硫(即使低硫油 S0.1%)会导致催化剂活性位点被硫酸盐覆盖,需定期清洗或更换催化剂(寿命通常 2~5 年)。 尿素结晶风险:喷射系统温度过低时,尿素溶液可能分解生成缩二脲,堵塞喷嘴和管路,需采用伴热保温措施。 典型工艺流程与控制策略 1. 工艺流程 烟气预处理:若烟气温度过低(<200℃),可通过废气再循环(EGR)或燃油燃烧器加热提升温度。 还原剂喷射:根据 NOx 浓度(C_NOx)、烟气流量(Q)及设定的脱硝效率(η),计算理论喷氨量: 喷氨量= M NOx ​ ×效率系数 C NOx ​ ×Q×η×M NH 3 ​ ​ ​ (效率系数通常取 0.8~0.9,考虑还原剂利用率) 催化反应:烟气与还原剂在催化剂床层发生还原反应,出口 NOx 浓度需满足排放限值(如 IMO Tier III 要求远洋船舶 NOx 排放0.4 g/kWh @13% O₂)。 尾气排放与监测:实时监测 NOx、NH₃浓度及温度、压力参数,反馈至控制系统调整喷氨量。 2. 控制策略 前馈控制:基于柴油机负荷、转速预计算喷氨量,提前响应负荷变化。 反馈控制:根据出口 NOx 浓度偏差动态修正喷氨量,采用 PID 算法实现闭环调节。 防结晶控制:停机后用清水冲洗喷射管路,避免尿素残留结晶;设置管路温度阈值(如>25℃),自动启动伴热系统。 国际法规与应用案例 1. IMO 排放法规要求 排放阶段 适用船舶类型 NOx 排放限值(g/kWh, @13% O₂) Tier I 2000 年及以后建造船舶 130 kW 以下:17.0;130~2000 kW:14.4;>2000 kW:9.8 Tier II 2011 年及以后建造船舶 较 Tier I 降低 20%~40%(按功率段) Tier III 2016 年及以后在 ECA 区域运营船舶 较 Tier II 降低 70%(需配备 SCR 或 EGR 等减排技术) 2. 典型应用案例 集装箱船:某 20,000 TEU 集装箱船配备立式 SCR 系统,采用钒基催化剂,处理烟气量 500,000 m³/h,脱硝效率>90%,满足北美 ECA 区域排放要求。 邮轮:某豪华邮轮柴油机加装低温沸石基 SCR 系统,在低负荷(20%~30% 负荷)下脱硝效率保持>85%,解决传统钒基催化剂低温活性不足问题。 渔船:小型渔船采用紧凑式模块化 SCR 装置,集成尿素罐与催化剂舱,占地<5 m²,适配近海作业排放控制需求。 维护与优化方向 1. 日常维护要点 催化剂检查:定期通过窥视孔观察催化剂表面积灰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活性测试(如取芯分析),必要时用压缩空气或超声波清洗。 管路清洗:每季度清洗尿素喷射管路,检测伴热系统有效性,防止结晶堵塞。 传感器校准:每年对 NOx、NH₃传感器进行零点和跨度校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 2. 技术优化趋势 宽温域催化剂:开发 200~450℃全负荷高效催化剂,减少温度波动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无氨 SCR 技术:探索使用碳氢化合物(如甲烷)或氢气作为还原剂,避免氨储存运输风险(如日本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研发的 HC-SCR 技术)。 数字化集成:通过物联网(IoT)技术远程监控 SCR 系统运行状态,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催化剂寿命及故障预警。 废催化剂回收:建立钒、钛等贵金属回收体系,降低催化剂更换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 船舶烟气 SCR 脱硝技术是应对 IMO 严苛排放法规的核心手段,其高效性与可靠性依赖于催化剂性能、系统设计及精准控制。未来,随着绿色航运需求的提升,SCR 技术将向低温高效、智能化运维、低能耗方向发展,同时与氨燃料 / 氢燃料发动机等新兴技术协同,共同推动船舶行业脱碳转型。船东在选择 SCR 系统时,需综合考虑船舶类型、航线区域(如是否涉及 ECA)、燃油硫含量及初期投资与运维成本,确保合规性与经济性平衡。

船舶烟气 SCR 脱硝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