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EP氧分析报告
当氢气大量泄漏、积聚时,应立即切断氢源,开蒸汽掩护或进行通风,不应进行可能产生火花的一切操作。4.装置、系统引氢、充氢前,须用氮气等惰性气体或注水排气法进行吹扫置换,直至系统采样分析合格为止。5.使用氢气,应执行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定期夜间闭灯检查氢气泄漏等的制度。6.外购氢气的单位,应严格氢气进厂质量检查制度,按3%~5%随瓶抽样分析。发现质量问题,须100%采样分析。7.充氢作业,应设岗专管或明确相关岗位兼管。上岗作业前,须对作业人员进行氢气易燃易爆特性及相关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8.充灌氢气瓶接口管,须采用铜管和铜接头,严禁用橡胶制品代替。接电解氢瓶的接口阀,应与一次充氢接上的瓶相符,且不应超过5瓶,如有多余的接口阀,应加丝堵,并检漏合格。
充灌氢气作业过程严禁碰撞、敲击,氢气瓶不应靠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日晒。10.在充氢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应暂时停止充灌氢气时,应停用氢压机,关闭进出口阀或封闭缓冲罐,保持一定压力。重新充灌氢气作业前,对充氢接口阀(管)用氮气吹扫,如缓冲罐不能保持正压,也应对该罐进行吹扫置换,直至合格。氢利用:明确定位加快商业示范氢能作为清洁的二次能源,对改善我国气体比重过低的能源结构、缓解碳减排压力具有深远意义,但要想实现规模化利用从而替代化石能源,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 氢燃料电池优先突破 据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介绍,目前主要的氢能转化方式为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氢能利用特别是氢燃料电池技术,可以提供稳定、高效、无污染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源,在移动交通、非移动领域的电力储存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