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纯氢气分析报告
检测可以 邮寄上门两种方式,邮寄方式是客户取样品邮寄到公司,三到五个工作日后出报告,上门是提前三个工作日预约,采样员上门取样,样品到公司后三到五个工作日出检测报告。本公司是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气体纯度,气体成分分析,气体杂质检测中心。
Pt是贵金属,从商业化的角度看不宜继续作为常用催化剂成分,为了提高性能、减少用量,一般采取小粒径的Pt纳米化分散制备技术。然而,纳米Pt颗粒表面自由能高,碳载体与Pt纳米粒子之间是弱的物理相互作用;小粒径Pt颗粒会摆脱载体的束缚,迁移到较大的颗粒上被兼并而消失,大颗粒得以生存并继续增长;小粒径Pt颗粒更易发生氧化反应,以铂离子的形式扩散到大粒径铂颗粒表面而沉积,进而导致团聚。为此,人们研制出了Pt与过渡金属合金催化剂、Pt核壳催化剂、Pt单原子层催化剂,这些催化剂最显著的变化是利用了Pt纳米颗粒在几何空间分布上的调整来减少Pt用量、提高Pt利用率,提高了质量比活性、面积比活性,增强了抗Pt溶解能力。
通过碳载体掺杂氮、氧、硼等杂质原子,增强Pt颗粒与多种过渡金属(如Co、Ni、Mn、Fe、Cu等)的表面附着力,在提升耐久性的同时也利于增强含Pt催化剂的抗迁移及团聚能力。为了进一步减少Pt用量,无Pt的单/多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纳米单/双金属催化剂、碳基可控掺杂原子催化剂、M-N-C纳米催化剂、石墨烯负载多相催化剂、纳米金属多孔框架催化剂等成为领域研究热点;但这些新型催化剂在氢燃料电池实际工况下的综合性能,如稳定性、耐腐蚀性、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质量比活性、面积比活性等,还需要继续验证。美国3M公司基于超薄层薄膜催化技术研制的Pt/Ir(Ta)催化剂,已实现在阴极、阳极平均低至0.09mg/cm2的铂用量,催化功率密度达到9.4kW/g(150kPa反应气压)、11.6kW/g(250kPa反应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