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声音判断粉彩瓷器的品质?
从声音判断粉彩瓷器品质,需结合“听声辨质”的传统经验,核心看音色、余韵与共鸣,关键要点如下:
一是**听敲击音色**:优质老粉彩瓷(如清代官窑)敲击时,声音多清脆悦耳、浑厚通透,类似金属撞击的“铛铛”声,无杂音;若声音沉闷、短促(如“噗噗”声),可能是胎体疏松、存在暗裂,或为现代仿品(常因胎土配方不达标、烧制温度不足导致)。
二是**辨余韵长短**:品质佳的粉彩瓷,敲击后余韵较长,声波衰减慢,体现胎釉结合紧密、瓷质细腻;余韵短或瞬间消失的,可能是胎体有隐伤,或釉面与胎体结合不牢,长期使用易脱釉。
三是**结合器物特征**:需搭配器物年代与工艺判断,如清代早期粉彩胎质坚致,声音更清亮;晚清民窑粉彩胎质略松,声音稍显沉闷,但仍无浑浊感。若声音异常尖锐刺耳,可能是现代高温快烧的仿品,瓷质过刚易脆,缺乏老瓷的温润声感。
需注意,此方法需结合胎釉、纹饰等综合判断,避免单一依赖声音误判。
深圳市唐彩国际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促进民间收藏交流 眼学与科学鉴定并重 鉴定与学习欣赏同行
技术优势:在深圳市唐彩国际拥有一台EDX-9800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的民间组织,目前使用X荧光光谱仪分析仪对瓷器和青铜器等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极受欢迎。与化学试剂测试法相比,使用X荧光光谱仪对古董进行分析是一种更迅速、更经济的多元素检测方法。
深圳市唐彩国际检测古瓷鉴定:以眼学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
目前古陶瓷鉴定主要使用两种方法:传统眼学鉴定与科学仪器鉴定。传统鉴定即俗称的眼学,是根据专家的经验,凭借“眼看手摸”等手段,确认陶瓷的时代、窑口、真伪和价值。专家的经验是根据考古发现的文物资料和已经确认无误的文物,采用对比造型、纹饰、胎釉特征之后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世界认可通行的,尤其对中档以下的仿制品,基本不会出现失误。但是传统眼学在鉴定高仿作品时,专家的意见容易出现分歧。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借助另外一种鉴定方法,即科学仪器鉴定。
目前流行的科技检测方法有三种:
一是热释光,它可以准确地检测陶瓷的烧成年代,误差在50年左右,但是这种方法无法确定藏品窑口,同时由于需要取样,会对文物造成破坏。
二是无损检测釉的脱玻化系数,用这种方法对付高仿瓷器比较有效,但是它的局限是只能检测带釉的瓷器。
三是无损检测陶瓷的胎、彩、釉的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通过与真品的元素组成特点相比较,来断定其新老及窑口。
无论是眼学鉴定还是科学鉴定,两种手段均为世界上通行的古陶瓷鉴定的方法。目前中国收藏界存在的“眼学鉴定与科学鉴定互为取代”的看法是有局限的。恰恰相反,眼学鉴定与科学鉴定的关系应该是“互为补充”,“互为完善”!实践证明:传统的“目鉴”完全能够与高科技“科鉴”结合成为一个崭新的鉴定模式!传统鉴定和科技检测相结合,才能够保证将鉴定失误率降到点。
我国著名古陶瓷鉴定大家耿宝昌先生说过:“现在有些造假者,手中有标本,甚至整器,做起假来很可乱真。如果不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去检测,则很难识别它们。古陶瓷鉴定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目鉴’方法与‘科鉴’方法相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