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串碧玺三分之二是“杂石” 宝石市场乱想丛生

碧玺被称为水晶之王,据说佩戴碧玺不仅能保佑平安,还能养颜美容、招财进宝,因此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而旅游景点也大多以低价格的碧玺手钏吸引消费者。但是从假期旅游购物后的送检结果来看,造假方式丰富多样,案例层出不穷。李小姐在某城市旅游时,买回了三串碧玺手链,这几款碧玺手链,在广州市场上的零售价一般在1500~2500元之间。但在该城市的“甩卖”价格只有700元左右。

她拿到广地珠宝检测中心检测,却发现:其中的两串14、15粒珠串里,居然超过了10粒都是假货。如图所示:黄色珠子是茶水晶冒充的,绿色珠子是绿水晶,只有粉色珠子才是真碧玺。一串珠,三分之二是杂石。另外一串手链倒是货真价实,只由粉红、绿色两色天然碧玺串成。

在串珠上做文章,假货、真货混杂加工,成为了近期碧玺市场上的主要造假方式,而类似造假方式,就连零售商、批发商都难辨真伪。记者从广州检测中心了解到:他们曾检测出了荔湾广场附近的类似造假案例,市民回去找批发商维权,批发商声称“一下买进几百条,哪能粒粒都检测”。而记者亲自走访了华林玉器市场的碧玺批发商,部分人表示:如遇到类似情况,他们愿意为顾客替换回碧玺珠子。看来,类似造假行为并不一定是批发商的错。

而加工商所以拿水晶造假,也是因为碧玺与水晶之间价格差异巨大、造假有利可图,碧玺连年升价,目前“按克计价”,每克价格在100~200元之间,而一条质地较好的水晶手链,批发价也不超过300元。

除此外,“优化处理”造假仍在碧玺市场里比较普遍,主要指用药水漂洗与高温加压后充塑,虽然提高了碧玺的观赏性,但改变了碧玺的天然物理特性,因此也不再拥有收藏价值。

鉴别:如何鉴别碧玺的真实身份?碧玺具有明显的吸附性、静电效应。可以用棉布擦拭首饰几分钟,然后拿起首饰去接触用剪刀剪碎的小纸片,如果能吸住大量纸片,则说明有静电效应,应是真货。如果不能,则一定是假货。但对于经优化处理的碧玺,则比较难鉴别。

 

[我要说两句] 编辑:圈圈 来源:原创点击:1151 发表:2013-11-21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