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紫砂壶器型鉴定辨别价值

  • 发布时间:2017-01-18 14:05:35,加入时间:2015年08月11日(距今3562天)
  • 地址:中国»福建»厦门:思明区厦禾路
  • 公司: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小七,手机:18650013905 微信:Svan1126

紫砂壶专家 紫砂壶市场评估价值 紫砂壶类别 紫砂壶

注浆壶,也叫灌浆壶,把不完全是紫砂泥料的陶土泥料与水玻璃打成目数约200目的泥浆,然后加热泥浆,注入石蜡,并灌入紫砂壶模具中。待冷却后,镶贴上通过同样方法制作的壶型、壶把,即可做成坯体。

拉坯壶顾名思义就是将泥料放在拉坯机上,马达一开,通过离心力,用手拉出来的壶坯,手工拉坯是用于做陶瓷常见的方法。看过电影《人鬼情未了》的最经典的镜头就是男女主人公在拉坯机前的一段演绎。

纯紫砂泥料是拉不成坯,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化工原料改善泥性或者使用的是和紫砂毫无关系的泥料。紫砂壶的“造假”方式肯定不止小编描述的两种,所以,造假产生的“化工壶”肯定各有各的不同。例如,注浆壶由于使用模具,脱模之后,壶坯呈现的壶身与壶底经常出现过渡模糊,壶表的颗粒感也不明显,壶整体的玻感强烈,又如拉坯壶的壶表很细腻,几乎没颗粒,而壶内壁经常可见隐约的螺旋条纹等等。所以,与其花功夫记住化工壶的特征,不如好好真正紫砂泥料呈现的特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朝诗人张九龄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构筑美妙意境的同时,也给壶艺创作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用紫砂壶诠释对生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每位艺人在创作“半月壶”时就是顺应诗人意地间,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 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正所谓“弱水三千,仅饮一瓢”。半月壶协调和谐、舒张简洁、前呼后应,一张扬、一内敛,张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读越醉,半月壶营造的是一种源于心录上对团圆期盼。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一把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月圆人圆”的向往。 

石瓢壶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

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 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1.藏品好; 

2.挑选好的商场; 

3.挑选好的渠道; 

4.买家有实力; 

5.价位合理。 

厦门御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李经理 

厦门御古文化是一家集判定、保管、展览、拍卖、买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渠道。多年来,御古文化致力于我国文化艺术工作的推行,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曾与多个国家博物馆联手协作举行各种艺术保藏品沟通活动,活动现场好评不断。 

厦门御古文化面临全球艺术保藏品买卖商场,经过本身专业的买卖效劳渠道,现已帮忙许多海内外卖家成功获取了的商场赢利,御古文化还为一切的买家客户供给更宽广的出资增值主张与效劳。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