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在该日,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学校、公司会响应造林的号召,集中举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中国曾于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最初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设立[1] ,而后在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纪念革命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这一设定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沿用至今。此外,一些省市还根据当地的气候规律,规定了其它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原因,老一辈受文化的熏陶,大多数认为植树节才是合适栽植的季节,只有在植树节栽植,树苗才成活率高,长势好,让很多人进入了误区。 那么什么时间是栽植合适的季节那。那核桃苗来说,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许多人认为栽树都是春天栽。这种理解非常片面。在中国大地上,约960万平方公里,省级行政区划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气候差异性很大。比如:3月12日的南方已是树芽长的很高,此时,东北、内蒙、新疆、青海、宁夏等地大地还封冻。所以,3月12日来决定各地的栽树时间是不科学的。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的决定栽树时间。南北地区存在着很大的气候差异。所以栽植季节也要根据地区的不同来选择栽植时间。从过了霜降之后,树落叶之后到上冻从化冻到树发芽之前都是栽植的季节。从季节来说,分为秋栽和春栽。 核桃苗出土时间:核桃苗只要处在“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就可起苗出圃。 栽植时间:一般来讲,从核桃苗“休眠”、“半休眠”状态(立秋)开始,到来年(第二年)核桃苗萌芽前,都是栽树的季节。但在这个时间里栽的越早越好。为什么呢?因为秋末冬初这段时间里,我国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土壤温度(地温)大都在15℃以上。地温大于15℃,核桃苗的根系在继续活动。此时栽树,核桃苗的根系很快扎入土壤中,春天气温回升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会迅速地通过根系传给树体,树苗会长得快、长得旺、长得壮。若在春天栽植,气温回升较快,树体急于萌芽需要水分、养分,而此时苗根还未扎入土壤中,而不能供给,此时很多树苗因此“断养”而死亡。即使不死,也处于“不死不活”状态好长时间,根本就没有生长量。所以春天栽植,栽植的越早越好,并不是非要等到植树节栽植,只要地一化冻就可栽植,栽植的越早,缓苗越快,成活率越高,长势越好。所以无论秋栽还是春栽,都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