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试铸“光绪元宝”,获得了成功,之后,湖北、江南、北洋、云南、四川、安徽、东三省等地纷纷设厂,仿广东版“光绪元宝”鼓铸银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户部拟裁撤各省造币厂,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但因庚子国变而流产。后来,全国流通的银元逐渐以北洋、南洋(江南)、湖北、广东四省铸币为主,而其中“北洋造”银元流通更为广泛。
民国成立前后,流通较广的本国银元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北洋造光绪元宝(主要流通于长江以北)
-2、 宣统三年曲须龙大清银币
3、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主要流通于长江以南)
4、 开国纪念币下五星小头(作为过渡,发行时间约3个月,数量1000万元)
5、 民国三年袁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