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正规交易 鉴定赶快联系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广东用机器自铸银币,广泛流通,各省纷纷仿效开铸,但这些银币标明重量仍未完全脱离银两制。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以货币单位名称取代原先的货币重量名称,彻底抛弃繁琐复杂的银两制而采用银元制。
这里介绍广东省博物馆近期展出的“馆藏古钱币稀品展”中的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中国试铸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光绪十年吉林厂平一两银币 吉林厂平一两系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中著名的大珍品,存世极其稀罕,而此枚品相尤佳,更是超凡逾常。
厂平一两,由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据说银币上的字体由清代大书法家吴大征亲笔,吉林厂平一两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是钱币收藏家梦寐以求争相追寻的珍品,大收藏家李伟先、施嘉乾、耿爱德均对该币情有独钟,因为该币不仅是书法家吴大征所书字体的秀美,尤其重要的是该币由中国自行设计,自行雕模,并采用自己的造币土机器压制的第一枚机制银币,就此诞生的机制银币,不愧为是中国近代机制银币的开山鼻祖,该币名符其实的改变了中国货币制造,自古以来沿用了几千年的浇铸工艺,及银子称量计重支付的落后状况,而且具有中国货币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地位。
广东铸造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反版” 光绪年间,全国各地广泛行使外国银元,为了抑制外国银元的大量流通,两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廷奏请在广东设立钱局,用机器铸币。奏折中提到铸银钱“广东华洋交错,通省皆用外洋银钱,波及广西至闽台、浙江、皖、鄂、烟台、天津所有通商口岸,以及湖南长沙、湘潭,四川打箭炉,前后藏无不通行,以致利归外洋,漏卮无底,窃惟铸币便民及国家自有之权利,铜钱银钱,理无二致,皆应我行我法,方为得体。”“外洋银圆每圆重漕平七钱三分,今拟每元加重一分五厘有奇,定为库平七钱三分。”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广东钱局使用机器铸制第一套银币,有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 “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5等币值。这套机制银币为中英文对照,但把英文置于银币正面不符合清朝的币制(俗称“七三反版”或“七三番版”)。而且这套银币份量偏重,原意为驱逐外币,但被民间收藏或熔毁以牟利,反而不能正常流通,因此停铸。这套“七三反版”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汉文对照,外列英文。背面正中饰蟠龙纹,上有“广东省造”四个字,下方标明重量。
广东钱局铸“寿”字双龙银币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广东钱局铸“寿”字双龙银币为慈禧七旬祝寿。近年有人引证清末王无生《述庵秘录》记载,认为应该是光绪二十年 (公元1894年)广东巡抚刚毅为慈禧六十寿辰铸造的纪念币。这种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 汉文对照,两旁饰蝙蝠纹,上有“广东省造”四个字,下有 “库平重壹两”五个字。背面正中有圆状篆书“寿”字,外围饰二龙戏珠纹。这种银币铸量很少。 浙江省造魏碑体光绪元宝银币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浙江省铸魏碑书体的光绪元宝银币,相传币文为清末书法家陶浚宣(浙江绍兴人)所书,这种书体在清末龙洋中独具一格。这套光绪元宝有库平“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5等币值。正面中心铸“光绪元宝”四个字,满汉文对照,两旁饰四瓣花,上有“浙江省造”四个字,下方标明重量。背面饰蟠龙纹,外围环绕英文,与正面中文对照。
户部造光绪元宝银币 铸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是天津户部造币总厂开铸后所造的第一套银币,有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5等币值,因系试铸,并未流通使用。这套银币正面中心铸“光绪元宝”四字,上有满文对照,两旁有“户部”式字,下方标明重量。背面饰蟠龙纹,外围列英文与正面中文对照。
北洋光绪元宝一两银币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北洋(当时的直隶省)机器局铸造北洋光绪元宝一两银币,因系试铸,没有发行流通。这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上有满文对照,两旁有“北洋”式字,下方标明重量。背面饰蟠龙纹,外围列英文与Ⅱ,面中文对照。 2016年9月份,一枚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两钱币竟然卖出了1700万元的高价,消息一出,众网友纷纷热议,而钱币的主人,年轻的义乌90后收藏家张懿就此闯入了公众的视野。
度支部丁未大清银币 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铸丁未大清银币,有壹圆、伍角、式角、壹角4等币值,它也是清代标准银币之一,因系试铸,没有发行流通。这套银币正面中心铸有“大清银币”四字,上有满文对照,两旁有“丁未”式字及六瓣花和六角星,下方标明重量。背面饰蟠龙纹,外围有“光绪年造”四字及列有英文与中文对照。壹圆银币正面边缘有水波纹。
中国最早有人物图像的银币——四川卢比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为了抵制英属印度卢比的流入,四川省银元局铸造四川银币,俗称“四川卢比”。四川卢比有一卢比、半卢比和四分之一卢比3种,重量分别为三钱二分、一钱六分和八分。印度卢比铸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头像,而四川卢比则采用清朝光绪皇帝的侧面头像,背面饰花卉纹,正中有 “四川省造”四个字,这是中国最早有人物图像的银币,也是唯一有帝王像的银币。
袁世凯半侧面像银币 民国3年(公元1914年)财政部整顿和统一银元铸造,天津造币总厂根据民国政府颁布的“国币条例”而试铸袁世凯半侧面像银币,因这袁像不尽理想,并没有发行 流通。这银币正面铸袁世凯半侧面像,上有国号和年份。背面饰嘉禾纹,中心有“壹圆”两字。
唐继尧像共和纪念七钱二分银币 民国7年(公元1918年)云南造币厂铸造唐继尧正面像库平七钱二分纪念银币及库平三钱六分纪念银币,七钱二分纪念银币铸量很少,这纪念银币正面铸唐继尧头像,上有“军务院抚军长唐”七个字,下有嘉禾纹。背面有十八星旗和五色旗,上有“拥护共和纪念”六个字,两旁列五角星,下方标明重量。
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币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南京造币厂铸袁世凯开国纪念币。纪念币正面铸袁世凯头像,上有“中华民国”四字,下方有“开国纪念币”五字,两旁饰菊花枝。背面中心纪值有“壹圆”二字,绕嘉禾,外圈列英文与中文对照。 孙中山陵园纪念币 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南京造币厂铸制孙中山陵园纪念币。分赠给护送委员会委员以志纪念。此币正面铸孙中山头像,上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八字。背面有旭日初升的陵园图,中心纪值有“壹圆”二字,下有“十六年造”四字。 张作霖纪念币 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天津造币总厂铸制张作霖纪念币。纪念币正面铸张作霖头像,上有“中华民国十六年”七字。背面为龙凤吉祥图,上有“纪念币”三字,下列英文与中文对照,两旁饰花枝纹。
张作霖大元帅纪念币 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天津造币总厂铸制张作霖大元帅纪念币。纪念币正面铸张作霖头像,上有“大元帅纪念币”六字,背面为“十八星旗与五色旗”,上有“中华民国十七年”七字,下列英文与中文对照。
孙中山像地球图壹元银币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天津造币厂试铸孙中山像地球图壹元银币,没有发行流通,传世甚少。这种银币正面铸孙中山头像,上有“中华民国十八年”七字。背面有地球插着国民党党旗与中华民国国旗图案,上列英文与中文对照,下方纪值有“壹圆”二字。
孙中山像三帆图银币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杭州造币厂铸制孙中山像三帆图银币。这银币正面铸孙中山侧面像,上有“中华民国十八年”七字。背面为海上航行的三帆船图,两旁纪值有“壹圆”二字 更多古钱币鉴定交流请联系我! QQ: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