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些已经成功的全球化品牌身上,不难寻找出他们的共通性——高度的符号化,一个品牌就是一种标签,我们通过品牌了解他人,但更多的时候,语境品牌也在通过品牌装饰和定义自己,这种情形在高端品牌行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他喝星巴克。
简短几字就能鲜活地勾勒出一个出入于高端写字楼的精英形象,当然这要归功于那个代表了某种流行时尚的咖啡文化品牌星巴克。而星巴克,大概就是一个成功品牌应该达到的高度。在长期积累中,品牌逐渐演化为一种强烈的符号,不仅传达品牌形象,亦是消费者的共识,然而,品牌若想达到这样的高度,无疑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只有历经时间淬炼,才能沉淀出激发消费者共鸣的力量。
星巴克做到这一切用了40多年。
在所有高端奢侈品牌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香奈儿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本人所展现的高贵、典雅、独立的特质,已经透过设计融入到产品之中,成为独立新女性的经典形象。在香奈儿的百年营销中,它也从未偏离过自己的这种精神,尤其在代言人的选择上,更是不断寻求与香奈儿精神高度契合的明星来合作。从玛丽莲•梦露到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乃至中国最出色的女演员周迅,虽然历经时代变迁,时尚的口味在不断变换,但香奈儿的品牌精神却始终如一,无论是已逝的经典还是全新的潮流,透过香奈儿,你总能看到一个永远走在时代前端的独立女性形象。
香奈儿高定不仅汇聚了全球时装创意,更展现了法国时装文化,星巴克不止是小资或城市白领的标签,也同样是美国文化的象征。
欧美品牌当道与其较早觉醒的品牌意识及更深处的文化环境影响不无关联,而在中国,似乎很少有品牌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但如今,已经全面加速启航的中国似乎正在酝酿着一批有格调、有品位的国际品牌诞生。
当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在迅速崛起的中国身上时,一个放眼全球的品牌——华为,却展开了一轮新的攻势:将自身逐步打造成品牌。
在刚刚结束的2017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发布今年的年度旗舰产品HUAWEI P10可谓今年科技圈一次不小的事件,不止于此,华为采取的一系列跨界合作,使得这款产品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科技产业。
就连伦敦的萨奇画廊,也紧随全球手机自拍热潮,与华为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从自拍到自我表达”的艺术摄影展,这不仅仅是科技与艺术的跨界碰撞,同时也实现通过手机这种大众媒介表达艺术及宣扬审美。
跨界合作不止为华为的产品注入新生力量,更让华为在品牌层面上获得提升,与徕卡、保时捷设计、施华洛世奇乃至今年的PANTONE、RICOSTRU等,都使得华为获得了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的双重提升。
而在品牌形象打造、构建消费者情感联接方面,华为也曾大胆启用国际明星担当代言人,如梅西、斯嘉丽•约翰逊、亨利•卡维尔、卡莉-克劳斯等国际一线文体明星,近期,华为还将新锐唱作音乐人Skott的全新单曲《Glitter & Gloss》选为P10 的TVC主题曲,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也让华为迅速转型并夯实自身的国际化品牌印象。
可以明显感受到,近年华为已经将视角放的更广,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行业佼佼者合作,尝试引导大众审美、尝试通过跨界合作打磨品牌形象、尝试通过不断创新重构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再来看看这一次HUAWEI P10的广告宣传片,主打人像摄影,没有明星加持,更多的是一个人文科技品牌该有的sense。
以上的这一切都使得华为得以摆脱传统的、乏味的本土企业形象,蜕变为国际品牌。觉醒品牌意识后,华为无疑会因此走的越来越快,同时寻着这条轨迹,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跟上来。
打造出色品牌的手段千千万万,但所有出色的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忘产品是核心,这或许正是品牌的初心,即使对品牌溢价高昂的奢侈品来说也同样如此。没有人质疑LV的定价是因为没有人质疑它精湛的做工,而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设计、以及做了很多品牌层面的营销,即使抛开这些,LV的做工依然称得上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