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银币
广东银币又称广东省造银币。泛指广东铸钱厂生产的各种面值银元。广东铸钱厂原为广东钱局,后改为户部辖度支部造币厂广东分厂。由光绪年间开始生产银币一直到民国年间生产了数十种不同面值的银元和银币。
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广东省造银币是久享盛名的一种。银币设计精湛,铸造精美,图案中有“寿”字及二龙戏珠纹样,故习称广东“寿字一两”或“双龙一两”,其稀有程度及其神秘的身世一直为藏界津津乐道,被誉为“传说中的银币”。
此币正面以珠圈为界,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珠圈以外,上端为“广东省造”四字,下方为“库平重一两”五字,左右两侧各铸一蝙蝠图案;珠圈以内,铸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也以珠圈为界:珠圈外面,铸有双龙图案;珠圈里面,铸有一圆形“寿”字。直径40.5毫米 ,重37.4克。
广东“寿”字双龙一两银币有个很显著特色,在币面两侧各有一蝙蝠图案。当时把它的图像铸在银币之上,寓有吉祥的含义。因为,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的“福”字读音相同,而把蝙蝠图案铸在币面上,系取“蝠”、“福”两字谐音。将其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便构成“福寿双全”之意。根据币面蝙蝠图案的略异,可分为两个版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蝙蝠翅膀上线纹的雕刻上,一种是蝙蝠的双翼铸阴文线条,纹线稠密,称为第一版,属试铸样币,更为稀少;另一种是蝙蝠双翼铸成阳文线条,线纹稀疏,称为第二版。广东“寿”字双龙银币是家喻户晓的罕见银币珍品,收藏价值极大,估价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目前,市场上仿制品、伪造品极多,更有“库平七钱二”、“半圆”等形式的臆造品。
“寿字一两”银币发行于清代末年,现存档案未见记载,其设计、铸造乃至试铸时间一切都是个迷。据有关钱币文献获悉,大收藏家施嘉干在《中国近代铸币汇考》(1949年6月初版)中描述:“广东壹两,系一两制之试铸品,铸造年限失考,查一两制币,光绪十年吉林及二十九年户部均有铸造,此后亦有三数种,惟此种背上图案,谐作福寿,考据家认为或系光绪三十一年(1905)时,粤局奉到造币总厂行知,铸此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试铸当极少,发见不过三数枚;”金银币收藏家张璜在《中国银圆及银两币目录》中也记载:“CH180,广东省光绪无纪年,寿字壹两,背面正中有一古写寿字,据传或系光绪三十年铸此以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确否待考,十分罕见;”此外还有其它诸多文献记载,但总不外乎几种猜测:1、庆祝慈禧寿辰70年之说;2、庆祝慈禧寿辰60年之说。
“寿字一两”银币存世情况
1.收藏家施嘉干先生收藏“阳版”蝙蝠一枚,著录于《中国近代铸币汇考》;1998年由其夫人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著录于上海博物馆出版《施嘉干先生旧藏中外钱币》;
2.收藏家李伟先收藏一枚,版别不详(《钱币大师马定祥》书中著录“阴版”蝙蝠一枚),亦捐献上海博物馆;
3.收藏家耿爱德曾藏有,数量不详,后转让给犹太人古德曼,古德曼收藏,曾于1991年在美国拍卖,拍卖中有“阴版”蝙蝠一枚,第1562号拍品,底价3万美元,成交价为4.18万美元,为台湾收藏家所获;
4.鸿禧美术馆藏有“阳版”蝙蝠一枚,著录于《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
5. 故宫博物院藏有进呈样币,版别不详(李晓萍《中国近代金银币图典》);
6.钱币学家马定祥藏有铅制正面“阳版”蝙蝠一枚,原为耿爱德所藏,马定祥与耿氏互换藏品时获此孤品;
7.中国嘉德拍卖一枚为“阴版”蝙蝠,系十数年前大陆民间唯一所见一枚,后传入台湾秘藏,是目前能够流通的两枚之一(其他均为博物馆收藏)。经近距离观察对比,“阴版”蝙蝠背面双龙之左龙尾部上侧均有一处三角形凸起(包括古德曼拍卖、《钱币大师马定祥》书中、中国嘉德本次拍卖共三枚),“阳版”在相同位置上则没有这处三角形凸起,这或许是刚好可以作为“阴版”蝙蝠的一个防伪特征吧。
总之,“寿字一两”银币作为中国机制币中的盛名誉品,其精美设计赢得了全世界集币爱好者的青睐,无愧于“中国钱币王者”的美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