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幸福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是最贴心的心理咨询平台,称得上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超市,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经济拮据,找公益咨询师,做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怕咨询无效白花冤枉钱,找不满意退款咨询师;若想简单省事,找咨询师;若有特殊需要,找专属咨询师;若想发展企业,找企业EAP咨询师;若想提升自己,找心理课程讲师。
一位妻子眼睛不舒服,想让丈夫关一盏灯,可一开口便说成:“你开那么多灯干嘛?电费不要钱的?”听完后的丈夫极不舒服,恶狠狠地瞪了妻子一眼,然后把灯关掉。
其实是一件小事,却非要说得如此尖酸刻薄,原本温馨的氛围瞬间变得冰冷。然而很多家庭的冷淡与破裂,未必有多么严重而不可原谅的理由,很可能就是生活中那么一丁点的小事,却偏偏就不能好好说话。
对另一半:冷暴力
有一位朋友陈女士,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罗先生,半年后步入婚姻殿堂,然后喜得千金,三口之家,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羡煞旁人。
罗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有时忙起来,没日没夜,到家已是深夜,第二天又得早早出门,两人连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一起出去玩了。
罗先生的不少工作都要与秘书对接,经常跟她打电话、发短信,一起参加应酬什么的。被冷落的陈女士看在眼里,内心总觉着不是滋味,却又没有机会交流。
当然,丈夫与秘书只是工作关系,并没有半点私情。然而,压抑得越久,爆发的威力也就越大。
情绪终于在一天晚上爆发,罗先生因为应酬,到家已是一点,陈女士按捺不住,所有的脾气全部爆发,罗先生一听,立马火了,自己拼命挣钱,妻子不但不领情,反而怀疑自己,两人各不退步,大吵一架。
然而,最严重的不是吵架,而是吵架之后的冷战,两人都觉得自己没错,谁都不肯委屈自己的尊严,哪怕躺在同一张床上,也是背对而睡。
一冷就是七年。
这七年之间,两人之间再也没有吵过架,也很少说话。只是因为孩子还小,才勉强维持着一个完整的家庭。
原本羡煞旁人的模范夫妻慢慢成为擦肩而过的路人,那些恩恩爱爱、相濡以沫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容易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死盯着负面信息不放,无限放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从旁观的角度来看,问题根源算不上多大的事,如果两个人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找个时间好好交流,有话好好说,也不必如此大发雷霆。
吵架还不算最坏,再好的脾气也总有那么几次,虽免不了恶语相向,但至少能将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最可怕的是吵架之后的冷战,从不能好好说话,变成了不说话。
冷暴力其实是一种极端的不能好好说话。对很多家庭而言,冷暴力的伤害更让人可怕。
对孩子:语言暴力
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的成长事例:
小时候因为父亲经常出差,女孩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的性格十分强势,管教也很严格,不容许孩子放错,更不容许顶嘴。
一次,女孩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回家告诉妈妈,妈妈不但不找学校反应,反而将女儿大骂一顿:
“你是猪啊,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和别人打什么架啊!”
那次,女孩哭得很惨,从此在外面被人欺负了,从不敢告诉妈妈。
对女孩来说,语言暴力算是家常便饭,每天如此,原因无非是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练琴之类的小事情。
“你怎么这么笨!”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女儿!”
“你猪脑子啊,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能弄错!”
…
每一句话都像一支箭,使劲往心里戳,导致女孩小小年纪就天天有自杀的欲望,还曾自制一瓶毒药,想在忍无可忍难以支撑的时候,在深夜拿菜刀杀了母亲,然后服毒自杀。幸好爸爸及时发现,密切关注,才让女孩放弃轻生求死的欲望。
这样的故事让人不寒而栗,要不是发现得及时,很可能又是一个惨不忍睹的家庭悲剧。
在很多父母的意识里,远远没有意识到语言暴力本身有多大的危害,想着只要出于好意,孩子总能领会。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是他们的挡箭牌。
可对孩子而言,这样的语言暴力简直就是摧残,而且是毁灭级的摧残。
对外人我们总是彬彬有礼,客客气气,却容易对身边的亲人毫无顾忌、颐指气使,甚至嘲讽、贬低、谩骂、冷战,原本美好的家庭也变得淡漠冰冷。
一个真正温馨的家庭,一定是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
马丁老是责怪父母老了,同一件事说了好几遍都记不住。一天,马丁的父亲指着外面花园的喜鹊问马丁:“那是什么?”
马丁说:“喜鹊。”
过了五分钟,马丁的父亲又指着外面的喜鹊问马丁:“那是什么?”
马丁说:“那是喜鹊!”
过了三分钟,父亲又问,马丁说:“喜鹊!喜鹊!喜鹊!你怎么了,不是告诉你了吗?”对着父亲大吼了一通。
马丁的父亲随后拿出一本日记,点着里面的一段让马丁看:“马丁今年三岁了,他在园子里看到一只喜鹊,问我是什么,我告诉他是喜鹊。过了一会儿又问我这是什么,一共问了我12遍,终于他记住了,那只鸟叫喜鹊,我真的很开心……”
耐心,是长大后的孩子给父母最美好的礼物。原本意气风华的他们已是风烛残年,唯有孩子的耐心与倾听,能给他们些许的安慰。
对孩子而言,最正确的说话方式就是学会不说话,先听孩子把话说完。
一位孩子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妈,对不起!”
妈妈:“发生什么事了,来!告诉妈妈。”
儿子:“我不敢,你会生气的。”
妈妈:“不会!妈妈保证。”
儿子:“今天我和同学打架,被老师罚扫一个礼拜的厕所,老师说还要通知家长。”
妈妈正要发作,好好教训孩子一顿,但还是强忍住怒火:“为什么要打架呢?”
原来是孩子看到同学欺负女孩子,他看不过去,上去“主持公道”,同学不服,便要打他,出于自卫,孩子才动手,其实并不是多严重的问题。
要是换作其他妈妈,很可能孩子还没说理由,责骂就脱口而出了:“什么?你又和人家打架,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呢!看我不好好教训你……”
刘震云说:人生在世说白了也就是和七八个人打交道,把这七八个人摆平了,你的生活就会好过起来。
当你不能对家人好好说话的那一刻起,隔阂已经开始慢慢地蚕食着你们的温馨与甜蜜,待到最后瓜分完毕,感情的基础也就荡然无存。
善待自己的亲人就是善待你自己,说到底,好好说话,才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总是把最差的态度留给了最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