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幸福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是最贴心的心理咨询平台,称得上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超市,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经济拮据,找公益咨询师,做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怕咨询无效白花冤枉钱,找不满意退款咨询师;若想简单省事,找咨询师;若有特殊需要,找专属咨询师;若想发展企业,找企业EAP咨询师;若想提升自己,找心理课程讲师。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会有很多困惑,除了学习问题、和孩子沟通有冲突之外,还有一个话题,是家长很敏感并且十分担心的,那就是所谓的“早恋”。
比如,很多家长会问: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多说,聊QQ有早恋迹象怎么办?
孩子和同学谈恋爱,影响学习怎么办?
“早恋”让很多家长担心防备,那么到底多“早”算“早恋”呢?针对这个问题,每个家长的理解也不同,大多数父母觉得高中及以前,异性同学之间表达好感、喜欢单独相处都算“早恋”;甚至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上了大学谈恋爱还是早,担心孩子影响学业。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而符合晚婚年龄的标准是,男性满25周岁,女性满23周岁。一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姑娘这样说道:我还没来得及早恋,就已经算晚婚了!
教会孩子爱的能力
在很多西方作品中,我们看到家长对于孩子从小“恋爱”的态度截然不同,“早恋”这个词,翻译成英文是“puppy love”,puppy就是小狗的意思,“puppy love”让人感觉到的不是危险,是一种懵懂、纯洁的爱。
恋爱、婚姻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父母选择的就适合你吗?爱是一种能力,不是到了一定年龄就会的,恋爱也不是次数越多就越好,但是它需要一个尝试、学习和经历的过程。而我们很多父母不相信孩子,也不允许孩子有学习的机会。
支持or反对?
这儿有第3种选择
作为父母,一方面我们禁止早恋,另一方面,孩子一毕业就开始逼婚,好像爱是机器人身上的按钮,可关可开,其实这中间有太多的空白没有填补。那我们应该支持孩子“早恋”吗?其实在支持孩子“早恋”和反对“早恋”中,我们有第3种选择——可以选择引导。
让孩子理解恋爱是一件正常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痛苦难过。其实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名著中的爱情故事,真诚地和孩子聊聊他的爱情观,比如什么是喜欢、爱,你会喜欢和不喜欢什么样的人;另外,父母的相处模式藏着孩子未来的择偶标准,所以夫妻之间的爱与尊重,是孩子和异性相处的范本。
红色桃心分割线
青春期的孩子学习竞争激烈,可能面临没有成就感、经常受挫等问题,而有些家长看到孩子退步,内心焦灼的同时对孩子失望,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肯定,回家感受不到温暖,极有可能被有共同语言的异性所吸引,做出非理性和冲动的行为。
因此作为家长,除了正确的引导,最关键的是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让孩子明白,无论怎样家人都站在他身后,这样孩子必然能充满力量,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