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发布首页广告位展示

  • 发布时间:2017-06-19 16:37:57,加入时间:2015年08月04日(距今3569天)
  • 地址:中国»武汉»洪山: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A座1416
  • 公司:武汉中秘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刘,手机:18086444120 微信:zmcm006 电话:027-87499490 QQ:921881767

现如今注意到年轻人消费力的商家们都在努力(表现出)吸引年轻人注意(的样子)。一个比较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年轻一代对事情的看法和喜好和以往主力消费人群太不同了,而且看起来挺难总结出很多“大家都一样”的共性。

  

  商家也察觉到了这样的变化。从开发新产品、打造品牌形象到营销和销售,都有为着年轻人考虑的时候。比如,各种你想到想不到的机构账号入驻了所有常见的社交网络平台,争相在你时间线上出现;能够在互联网上解决的环节,也差不多都移过去了;很多新潮的说法越来越被重视,像什么生活方式、社群互动、场景化、触点……

  

  可惜,这种关注有时候在年轻人看来是一厢情愿的。品牌站在“这些就是为年轻人准备的”“我是在和年轻人对话啊”或者“我已经在接近年轻人了”的立场上,年轻人却并不买账。甚至一些本用来迎合年轻人的做法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个比较传统的原因是对年轻人的敷衍和漠视。比如觉得“我照以前那么做应该没事吧”,然后继续给自己加不接地气的名头、选除了流量什么都不合适的代言人。文章中所说,“对于这些广告和应用们来说,真正糟糕的不是过时和脱节,而是对自身脱节一无所知甚至刻意为之”。

  

  不过现在,更多的“偷懒”出自于对年轻化的误解。

  

  营销和广告的产生建立在“消费主义”之上,现如今年轻人一方面在识别套路防止被骗,一方面其实更注重自己花出去的钱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实际生活改善程度。我们在之前的一些文章里面说过,年轻人不再是愿意随便掏钱的主儿。在品牌怎样塑造自己的形象、以及商家怎样和消费人群沟通方面,确实很多东西都变了。年轻人是更挑剔的,也容易洞悉或者记住品牌在说什么、做过什么。

  

  挺多时候,商家的偷懒表现为,在且只在打造品牌形象和做广告的字里行间才有一种我懂年轻人、我在和年轻人对话、我在为年轻人服务的姿势,这给人的感觉有和在大型文艺晚会上面疯狂使用 5 年前网络用语的感觉有点类似,没用力,也不讨好。

  

  各大网站发稿首页、各大微博公众号发布加粉、论坛贴吧推广、视频首页评论点击量。如有需要欢迎联系合作,可签合同! qq  tao宝:jimhwang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