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专业心理咨询之和大学室友怎么相处

  • 发布时间:2017-06-27 09:59:53,加入时间:2014年12月12日(距今3814天)
  •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长沙市天心区书院南路东怡外国B栋2005室
  • 公司:北京德道幸福生活心理医学研究院,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任老师,手机:13283878570 电话:0731-82046146 QQ:2425178287

德道幸福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是最贴心的心理咨询平台,称得上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超市,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经济拮据,找公益咨询师,做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怕咨询无效白花冤枉钱,找不满意退款咨询师;若想简单省事,找咨询师;若有特殊需要,找专属咨询师;若想发展企业,找企业EAP咨询师;若想提升自己,找心理课程讲师。

进入高校,有一件事情是无可避免的,那就是面临集体住宿生活。四到八人不等,来自天南地北,带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挤在一间个人空间只有不到五平方米的房间里。和谐的宿舍气氛,良好的舍友关系,甚至到了毕业时一起喝酒一起疯狂一起落泪,是每个拿着入学通知书的准大学生的憧憬。

然而,事实上来到了高校,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宿舍生活并不十分满意,总会或多或少对室友的一些言行举止感到不满甚至因此引发发生冲突,有些人会认为是个人性格不和使然,也有些人会归咎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但是这些都不是室友关系不甚理想的实质原因。

当个人空间被极度压缩时,学习起居生活等必然会产生相互重叠(最简单的例子:洗漱、上厕所、休息睡觉等),重叠也就意味着存在冲突和妥协。可以通过一个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此时的舍友关系:当资源配置出现稀缺时,必然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或为了强化竞争而出现的合作关系。

所以,我可以很悲观地告诉带着憧憬的同学们,看似再和谐的宿舍生活依然存在着竞争关系(抢厕所)、合作关系(如你跟甲室友的关系比跟乙室友的关系更好),和谐是因为大家在有限资源面前对自己的利益做出了让渡(互相妥协),而所谓室友情谊、感情,可以认为是建立在强化外部竞争关系的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可以说宿舍生活必然具有着相互冲突的自然属性。

了解了室友关系的实质,我们可以意识到,其实遇到跟自己不合拍的室友并不需要感到意外和沮丧。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更从容地面对宿舍生活,或者至少让自己在校期间不会因为宿舍关系而感到苦恼?

我们先从一些普遍的误区开始谈起。

1.害怕孤独。一方面,我们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了父母平日的关心呵护,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需要自理,自然会显得不适应,在对他人照顾的依赖和需求的惯性趋势下,使得我们自然会寻找一个起码能够互相照应的人,而这个人我们自然会从距离自己生活最近的人中找起,那就是自己的室友。另一方面,进入集体生活,实际上自己处在了一个更小的舆论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暴露无遗,我们害怕成为不合群的人,或者被大家认为是不合群的,那么我们自然会寻找一个对自己提供好评并维护自己形象的第三方。实际上,我们发现从大一到大四,我们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少跟室友一起打水、吃饭、逛街,因为我们慢慢学会了自己处理问题,或者有了新的依赖对象——恋人。

2.献殷勤求回报。相信不少同学有过这种类型的感受吧:“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为什么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却这样对我?”我们时常会为了得到室友的认可而主动向室友施惠,要么希望室友也多照顾一点自己,要么希望室友多迁就一些自己。但有时往往不尽如人意,或者说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此时心中自然会产生不满,要是这个时候再向室友问出上述的话,往往也会得到“我又没有要你对我好”的回答,此时自己的玻璃心是不是要碎了呀?

3.将来都是人脉资源要好好珍惜。珍惜室友情谊固然重要,但是珍惜不应当作为妥协的借口。一味地妥协并不是成熟的经营人际关系的方法,正如室友可能来自五湖四海,等到毕业了他们又可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城市,去到了不同的行业,这当然可以转换成潜在的人脉,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自己够牛逼,对于他们具有继续交往的价值,而别人不会因为你当下的迁就而在未来专门为此拉扯帮扶你一把,人情不对等也不现实。否则,同寝的迁就时光在人生的长河中不过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回忆。

4.正面“硬刚”。因室友妨碍到自己或者因其他事情产生不满时,有的同学会选择隐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有的同学会选择正面冲突,“干嘛要为了别人压抑自己的天性,整天被欺负”。而对于第一种选择以及前述的“玻璃心”,也可能因日积月累而最终演变成第二种情况——冲突爆发。不论正面冲突的最终结果如何,对自身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

实际上,以上误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应激反应”,是我们在与室友相处过程中做出的“即时反馈”。

我们看不清大学室友对自己的意义,也不理解自己为何需要跟室友交往,在面临宿舍“竞争”时,仅仅在“竞争”发生时产生了“冲动”。相对于“应激反应”的应当是有目的的主动行为,无论你采取直接“竞争”还是“合作”,你都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何要这么做。

当然,我这么说太虚,这个谁也说不准。但是我们可以把它转换成一种策略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分析面前的这个室友对自己的价值大小。

更功利地说,如果对自己的价值大的,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的,就可以采取“合作”的策略。又或者很明确未来,你认为在你的人生理想、或者现阶段目标中,某个室友会给自己带来助益,那么你就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去进行“合作”,并包容对方的“竞争”。

举个例子,我硕士时期住两人间,我的室友每天早上非常早起床,起床后要先洗个澡,而我的床位最靠近厕所,自然会被吵醒,吵醒后我又没办法立刻去洗漱,自然会苦恼,但是我的室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早起是为了去图书馆占到座位,那么此时我就会选择妥协(资源利用权益的让渡),并表示希望他能够帮我也占个座。

这就形成了一种有简单目的的合作,而这种合作能够带来双方获利,并且良好的关系以及印象是基于这种获利而得以建立,绝非是某次心血来潮为宿舍扫一次地、帮室友打一次饭。至今我还非常感谢他,没有他的早起估计我也难以坚持每天早起去复习,并考上博士。

而在你的判断下,如果一个室友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助益,反而会对自己产生更多不利影响,那么请做一个自私的人。那么究竟如何判断呢?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判断某个人是否能够成为自己朋友的衡量标准,同样也可以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室友。不必要沉浸在自己为自己编织出来的虚无缥缈的宿舍和谐、未来人脉的幻想中,因为不能够成为朋友的室友往往不会成为自己人生中必要的部分,那么自然不必要在意自己的人生中是否存在对方。在宿舍尽量选择让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不必要置气,更不必斗气。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