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现在啊,你手上有袁大头,但是呢,你确定你了解它么?咋们接下就来谈谈“袁大头”吧,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银元货币,因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故此又称“袁大头”。“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价值也随着数量的不断减少,而不断的在增加! 袁大头在中国近代币制改革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它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大的银元。袁大头的出现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也为日后废两改元埋下了伏笔。民国三年 (1914年)开始铸造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圆,人们一般称之为袁像币, 又有袁大头、袁头、大头、袁像等俗称,且各地俗称不同,在西安称大头洋,在成都、重庆称人头洋,长沙俗称光洋等。 光绪年间,由于各省铸造银元,却和当初铸造纹银一样,不仅重量和成色不能统一,数量上也难以控制。辛亥革命爆发,各省因急于用款,不仅加工赶铸银元,还滥铸铜圆,滥发钞票和军用票,币制更加混乱。 民国建立之后, 这时的中央财政几乎有出无入了,财政危机已经十分严重。从短期的来说,发行纸币亦不失为敛财妙法,只是纸币是银元的代表者,是兑换券,若没有银元的充分准备和广泛流通,纸币信用亦难确立。此时此刻,币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袁大头”银元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铸造,加上其信誉很高,“袁大头”数量增多,流通渐广,虽僻处边陬,也有其踪迹。“袁大头”银元的通行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也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 民国三年版中的主要分为七个版别:“O”记版,粗发版,三角圆版,开口贝版,加铸“甘肃”两字版,签字版,“T”字边、鹰洋边! 咋们要辨别袁大头的真假也有很多种,银质辨伪,听音辨伪,包浆辨伪,锈色辨伪,边齿辩伪,重量辩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