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钱币三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

  • 发布时间:2017-07-28 10:53:29,加入时间:2017年07月10日(距今2945天)
  • 地址:中国»上海»宝山:上海市宝山区沪
  • 公司:上海坤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丁先生,手机:17602177675 电话:021-51838862 QQ:251379487

藏品想要出手、鉴定、拍卖、私下交易、相关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翔盈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丁经理 手机 176.  

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当时官造成色在96%-96.7%高于崇宁重宝、崇宁元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是现在青铜钱中价值高的两种钱币之一。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雷同。除钱径略小外,轮廓宽窄、 穿孔大小、成色亦基本一致。崇宁重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 面文"崇宁重宝"隶书对读,古朴方正,多为光背,少数背有星、月、十字等。崇宁重宝是北宋末年比较重要的钱币之一,也是北宋钱币中版别最多的。据统计,崇宁重宝的版别大概在300多种,它和北宋其他钱币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只有一种隶书体。

崇宁重宝系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较多。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崇宁通宝版式多变,尚有铁钱。

崇宁重宝钱文隶书,古朴方正,严谨庄重,法度固定。有人认为,崇宁重宝钱文也是徽宗所书,但史无定论。重宝版别几百种,面背记号多,有花穿、决文、面星、背星月纹等,常能见到。

关于此钱,有一个传说,谓其面文为蔡京所书,而蔡京书写时别有用心地将"崇"字的山和宗的竖笔上下贯通,连成一线;将"宁"字繁体之中的"心"省略,被人指责为"有意破宋,无心宁国"。"崇宁"钱存世尚多,版别亦多,但迄今并未发现有如上所说这种写法的钱币。自然也有根据以上说法造假的,但那很容易辨别出来。因此这段传说得不到印证,至今仍是一个谜。

北宋钱币三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

北宋钱币三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

“崇宁元宝”该钱为宋徽宗赵佶公元1102至1106年铸,铸量甚少。此钱字体精美,字口深峻,铸工上成。为传世之孤品。具有一定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徽宗钱素以精美著称,这与皇帝重视有关,但防止私铸也是原因之一。因当时铸行不足值大钱,民间私铸成风,所以官铸不惜工力,务必精益求精,与私铸钱泾渭分明,从而便于纠发制止,同时促进铸钱技术的飞跃。当时可能采用特别细腻范型砂,或以磁模或以失蜡法铸造母钱来提高子钱精美程度。

崇宁元宝瘦金书小平从未见真品,一般是取崇宁通宝小平改范铸成。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钱《古钱币图解》收录一枚,此钱银色不高,后山东亦发同样版式铅钱,疑也是银质,未睹实物,不能下结论。另有崇宁元宝银质隶书小平一枚,成色高于楷书者,钱文则与崇宁元宝折二细字版铁钱相近,存世仅见。《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第498崇宁通宝小平异书一品,据文字形制推测,当是银质。徵宗时代银质宫钱往往不及铜钱精美,可能非出自正式钱监。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