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重宝是中国唐朝由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民间俗称“乾元大钱”。
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
乾元通宝以往收购纪录,咨询:(郑总)
径2.7厘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政府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重轮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文。重轮钱钱径3.5厘米,钱文隶书,顺读。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改为一当三十,开元通宝小平钱与当十钱皆以一当十,后再改与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都以一当三,直至一当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货币不断减值的情况下,物价却不断抬高,一斗米涨至七千文,以至于饿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乾元重宝为圆形,内有方孔,铸有凸文“乾元重宝”四字,隶书直读。初铸轮廓深峻,后期较为轻小。宝应元年后所铸乾元小钱,背有星、月、祥云、瑞纹。乾元重宝初以1当开元通宝10,两种钱币同时流通。
2017年乾元通宝交易哪里速度快,咨询电话:(郑总)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国家财政不堪巨大的军费开支重压下,唐王朝又发行了“乾元重宝”当五十的大钱,该钱背面的外郭为重轮,俗称重轮乾元钱,这种大钱3.6厘米左右,重约20克,每缗重二十斤,但是对“开元通宝”作价则为一当五十。这样,重轮乾元钱.“乾元重宝”。“开元通宝”三钱并行流通,仅半年,市面出现了混乱,通货贬值,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低落和私铸盛行,由于“开元通宝”每枚重四克,五枚即可私铸一枚重轮乾元钱,可获十倍的利益,良币“开元通宝”很快就在退出流通市场,而“犯私铸者日有数百,州县不能禁。”《新唐书·食货四》记载“法既屡易,物价腾贵,米斗钱至七千,饿死者满道。初有“虚钱”,京师人人私铸,并小钱,坏钟,像,犯禁者愈众。郑叔清为京兆尹,数月榜死八百人。”第五琦因推行货币减重政策,引起物价狂涨,被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