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到,一株外形呈圆柱状,表皮为土黄色泛红,高70厘米,直径近1米,重达39斤的“肉灵芝”“太岁”,被保养在一个注满矿泉水的玻璃箱里,成为此次灵芝展的大亮点。“肉灵芝”又称“太岁”,在《山海经》和《本草纲目》上均有记载,是一种大型罕见黏菌复合体,生长于地下,既有原生质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湖北野生灵芝馆负责人周伯良介绍,此株“肉灵芝”7年前在上海潼关一位农户家中发现,当时该农户在自家院里打井,意外地在7米多深的地下发现“肉灵芝”。他认为,目前发现的大型野生灵芝一般在10至20斤左右,而近40斤重的巨型“肉灵芝”则是相当的罕见,它对于研究北方气候环境及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肉灵芝出手行情如何,咨询:(邵先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专家孙静清认为,“肉灵芝”是和大熊猫一样珍贵的国宝,是古老的生物活体标本。目前,随着野生灵芝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环境的急剧变化,野生灵芝已经越来越稀少,近40斤重的“肉灵芝”则更是罕见,“因为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灵芝作为天然的产物,天然的环境不是人工可以复制的,野生灵芝的成长与环境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关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市总结考证野生灵芝生长环境,认为宝溪乡有三大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宝溪乡森林资源丰富,能为灵芝提供优质培育原料;二是宝溪乡生态优良,山清水秀,没有污染,可以提升品质;三是宝溪地处中高海拔区,具有立体型气候,年有效积温5769摄氏度,年降雨量1665毫米,为灵芝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因此,我市以香菇种植技术为基础,选中宝溪乡作为实验地,开始研究灵芝人工栽培技术。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在龙泉灵芝发展历史上,宝溪乡有着不同凡响的地位。几次灵芝生产的大事均发生在宝溪乡,其一是在1993年,培育出批段木灵芝,开创浙江省人工栽培灵芝的先河;其二是在2011年,培育出直径61厘米的“灵芝王”,创浙江省人工培育灵芝之。
肉灵芝近几年成交记录:
明末/清初黄花梨雕灵芝兔纹---成交价:194万 成交日期:
翡翠肉灵芝摆件成交价:362万 成交日期:
翡翠灵芝宝鼎摆件成交价:445万 成交日期:
越南棋肉香雕灵芝成交价:425万 成交日期:
明宣德青花外“岁寒三友”内---成交价:497万 成交日期:
千年灵芝---成交价:453万 成交日期:
野生赤灵芝-成交价:151万 成交日期:
肉灵芝收购交易哪快,咨询电话:(邵先生)
公司负责人朱吉斌介绍,这株野生灵芝王是他哥哥在清龙山原始森林深处发现的,当时它长在一棵已经枯死的树干上,专家推测这株灵芝王至少活了800年。
25日下午布展时,一位台湾老板欲出30万元收购这株野生灵芝王,但被朱吉斌谢绝了。朱吉斌说,“我希望通过《长江日报》传个话,这株野生灵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公司愿意通过拍卖,将所得建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
太岁,又称肉灵芝,根据“太岁协会”王潮姜教授介绍:肉灵芝,传说是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其在显微镜下仍观察不到细胞结构。《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
==============================================================
如果您手里有藏品打算出手,可以尽快联系我,帮你藏品鉴定 当天交易 现金交易 鉴定估价 私下洽购 拍卖欢迎来电咨询
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市场部:邵先生电话:
(主要负责藏品交接,征集,洽谈合作)
号:关注了解上拍流程,私下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