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中国特有的一个文书工具。一般人都把“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这四大名砚分别是:唐代时产于广东端溪的端砚,晚唐时产自安徽歙县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县或江苏宝山的澄泥砚,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洮的洮河砚。此外,来自松花江的玉石砚、山东淄博的红丝砚等也是收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从砚台拍卖状态来看,价格正不断上升。
一方清末文人用的砚台。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2.3厘米。砚作长方形,规整简洁,光素无雕饰,有原配红木砚盒。砚面呈古瓶状,瓶身作砚堂,瓶口至肩部为墨池,内含墨锈,砚缘平直圆浑,背面平展。砚为湖南明山石,石质细润,颜色深紫透红,砚身缠绕一圈浅绿色石带,人称“紫袍玉带”,十分悦目。
哪种渠道可以收购黎溪石砚台现金收购,哪里黎溪石砚台收购的价格高现金收购
砚背刻四行铭文:“德醇性温,慎守吾身,以葆幽人之贞,助心画而斋珍。光绪丙申仲秋,海峰铭”。后钤篆书:“海峰藏珍”长形印。此铭寥寥二十余字,却十分耐人寻味,书法篆刻也有功力。考其真伪,砚是老砚,铭文是原刻。
砚主人“海峰”是谁曾君说:“海峰是位画家”。查各类人名字号辞典,称“海峰者”,清末有十几人之多,无法确认他是何人。后来,几经周折,我见到了砚的原主人,才知此砚是其先祖张应鳌豫西名医的遗物。
明山石砚,古代传统名砚。始出于南宋,明清两代曾被列为贡品。因砚石产于湖南明山(今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0里)而得名。明山开采砚石的坑口较多,以黎溪坑石为优,古时称黎溪石砚。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砚辨》、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古砚论》、文震亨《长物志》以及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等均有记载。明山石属粘板岩,结构均匀,石质清雅莹润,色调绚美。有紫、红、墨、绿等天然色彩和石色层叠的色带纹理。制砚时多以紫色为主,以巧色巧雕工艺见长,以“紫中嵌绿”石为佳,素有“紫袍玉带”、“紫袍金带”的美称,历来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本公司近几年对黎溪石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明黑白玉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早期高凤翰款端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紫檀黑漆描金花卉纹砚台盒------价格:RMB日期:
清石鼓砚一套价格:RMB日期:
清乾隆御製松花石砚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白玉雕赑屃砚台价格:RMB日期:
宋代白定莲花四灵砚台价格:RMB日期:
明五彩葡萄纹小杯价格:RMB日期:
铭平板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黄地墨彩水仙花纹花盒----价格:RMB日期:
黎溪石砚台现在价格怎么样收购现金收购,黎溪石砚台收购几率高不高现金收购
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了去了,比如金元时期名医刘河间著《古玩方》,说古代点眼药方用金星石、银星石,就是以金星石、银星石点缀于矿石中闪闪发光,比喻可以给人带来光明。从矿物学分析,这里的金星石、银星石其实就是金云母、白云母,点缀在云母片岩之中,但不可能具有治疗眼疾的医学效果。南宋张世南著《游宦纪闻》说沅芷黎溪砚有“金束腰眉子纹”,南宋朱辅著《溪蛮丛笑》说黎溪砚有“金溪带花纹”,清代唐铨衡著《文房肆考》也说黎溪石砚有“紫袍金带”,都是说沅芷黎溪砚中有“黄金”,但这个“金”实际上是砚石中的黄铁矿,因为颜色和光泽类似于黄金。
其他,如“蛋白石”、“孔雀石”、“硅孔雀石”、“鸽血红红宝石”、“虎睛石”、“鹰睛石”、“麟睛石”、“猫睛石”、“猫眼石”等宝石的命名,也都是来自人类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
从砚铭内容看,张氏喜爱的不是砚的色彩,而是砚的质理,即砚的品质。他称自己为“幽人”。幽人,即隐士,在这里意指平凡而又高尚的人。张氏一生勤劳善良、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从读书到做官、从辞官到务农、从弃农到行医“治病救人”几十年如一日。砚铭刻于光绪丙申,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此时张氏已是耄耋之年。他将自已一生的感悟,浓缩成四句话,镌刻于砚背,寄情言志。既赞颂了砚台“德醇”、“慎守”、“葆贞”,“助人”的品质,又表达了自己愿像砚台一样“终身为人效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