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有诗《南园》(十三首之五)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里的“吴钩”指的应该就是带钩。当然它并不是用于系束腰带,而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即配挂刀剑的带钩。此类带钩多在10公分以下,轻巧而又便于固定于革带之上。诗意豪迈豁达,给带钩增添了一些阳刚之气与英武之美。
关于带钩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源自黑海北岸的斯基秦文化,并通过匈奴游牧文化对中原产生影响;另一说认为带钩是中国本土的创造。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曾多次出土玉带钩,是早的实物体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民族开始使用铜带钩固定革带。
白玉琵琶型带钩怎样收购好,咨询电话:(吴经理)
现在考古发掘出土早的,当属洛阳西周墓出土的水禽式带钩,长约7.4厘米,其他地区如山东蓬莱村、湖南湘乡韶山灌区、广州怀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带钩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直至明清更是皇室和达官贵人的佩带赏玩之物。
带钩形态多样。《淮南子·说林训》记载:“满堂之座,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满堂宾客腰间奢华的带钩无一相同,将人们的身份与品味表露无遗。
带钩常被视为祥瑞之物,这在《后汉书·五行志》就有记载。当然有名的还数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荣辱集于一钩的故事。据说武帝巡游经过河涧,听说有一奇女子一手握拳从未打开,武帝一见十分倾心,亲触其手,拳头一下子就打开了,拳中却握着一只玉质的带钩,女子因此得名为钩弋夫人。武帝为她建了钩戈宫,他们的儿子称钩弋子。
白玉琵琶型带钩近几年成交记录:
汉代青白玉龙凤纹带钩成交价:266万 成交日期:
白玉琵琶龙纹钩成交价:284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白玉龙纹带钩成交价:577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白玉雕玉凤带钩成交价:531万 成交日期:
犀角雕「海水龙纹」嵌白玉带---成交价:562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黄玉雕龙纹带钩成交价:296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白玉螳螂捕蝉带钩成交价:525万 成交日期:
谁知道白玉琵琶型带钩价格,咨询电话:(吴经理)
带钩是一种古老的服饰用具,根据考古资料和史籍记载,带钩起源于春秋时期,历经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大约经历了1300年的时间。南北朝以后,我国服装逐渐演变,出现了新型的腰带,不再使用带钩而用上了带扣,带钩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男子中社会地位较高者多穿宽袍大袖衣服,需要用带钩束系和固定腰间革带,也用以固定佩剑佩刀的带扣。特别是王公贵族、官员等上层人物,他们佩戴带钩,不仅仅是衣着上的实际需要,而且在制作工艺、质地上精益求精,追求华美,以显示他们的社会地位,因此,古代流传下来的带钩不仅是实用器物的见证,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从战国到秦汉期间,带钩的材质、制作工艺、纹饰造型精彩纷呈,是带钩艺术的高峰期。举例来说,制作带钩材质除青铜外,还采用黄金、金错银、铜错金银、铜嵌玉、铜嵌绿松石、铜镏金镶宝石和铁带钩、玉带钩等。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以元明清三代玉带钩为常见,并屡屡拍出高价。2001年12月,在广州翰海拍卖会上,一组五件清代白玉龙首带钩拍出6.6万元。到了2003年,仍在广州翰海拍卖会上,一件估价7000元的明代玉羊首带钩以6.9万元成交,高出估价数倍。
==============================================================
如果您手里有藏品打算出手,可以尽快联系我,帮你藏品鉴定 私下洽购 高价收购 估价 拍卖欢迎来电咨询
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部:吴经理 电话:
(主要负责藏品交接,征集,洽谈合作)
号:关注了解上拍流程,私下流程,现金收购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