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现实版本并非笑语,因为这一副钮扣是罕见的翡翠钮扣,与绸缎的唐装相配,绝非“醋和螃蟹”能相提并论的。
做这件唐装的人叫姜新生,常州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武进南田收藏协会会长。这五年时间,他跑遍全国各地,收集了75副玉钮扣。前两年,央视《鉴宝》的专家看过他的藏品之后惊讶地说:“我走过全国20多个省份,没见过收藏玉钮扣收得这么全的。”
收藏玉纽扣意在剑走偏锋
盛世兴藏,姜新生就是个收藏爱好者。早在十五六年前,他就开始涉足收藏业,从瓷器、字画、竹刻到玉器,初也交过不少学费,慢慢地成为个中行家,对收藏的痴迷也与日俱增。
玉纽扣鉴定出手流程,咨询电话:(吴经理)
在收藏界,专一搞某一品种收藏的人很多,要找到与别人不同的种类并非件易事。在经历了十年收藏之后,老姜把目标锁定玉纽扣。他了解到,玉纽扣在明清时比较盛行。所谓“君子如玉”,一些达官贵人在随身佩玉的同时,也把玉做成纽扣,缝在比较的服饰上。
虽说纽扣是日常用品,但纽扣的质地各异、形态多样,如果收集到一起也是蔚为大观。因此,老姜决定剑走偏锋,开始玉纽扣的收藏。
75副纽扣从明代到民国
收集到75副完全不同的玉纽扣并非易事。为了收藏纽扣,老姜北上黑龙江、吉林,南下福建、澳门,光是台湾就去了六次。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寻找自己的联络人,专门收集藏品的信息。
玉纽扣如何去定价,咨询电话:(吴经理)
在老姜的家里,75副纽扣被小心地安置在几个锦盒内,都是老姜自己动手,一副副钉在红绒布上。这75副纽扣从材质来看有和田玉、青海玉,也有翡翠。形状也十分多样,既有长方形、圆形、正方形、菱形等几何形状,也有如意、莲子、寿桃、福禄寿等寓意吉祥的图案,还有蝉等动物。有位专家曾看过他的一副蘑菇形纽扣,认为这是明朝的用品。
大多数纽扣都是用线直接缝在衣服上,记者看到其中有一副纽扣的线眼陷在底部的平面内,用缝衣针显然穿不过。老姜说,他专门考证过,这种纽扣是用金丝线穿过纽扣洞,再缝在衣服上的。
再花两年收满100副
正因为是冷门货,老姜收集纽扣很费事儿,白跑的事经常发生。特别是随着收集量越来越大,好不容易看到有一副两副,但与自己的藏品类似,还是不能下手。藏品市场赝品多,十多年的收藏经验锻炼了老姜的眼力,“一定要有釉面、包浆,摸在手里有润度。”老姜说起玉纽扣来头头是道。
==============================================================
如果您手里有藏品打算出手,可以尽快联系我,帮你藏品鉴定 私下洽购 高价收购 估价 拍卖欢迎来电咨询
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部:吴经理 电话:
(主要负责藏品交接,征集,洽谈合作)
号:关注了解上拍流程,私下流程,现金收购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