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哪里能出手大汶口玉珠

  • 发布时间:2017-11-22 08:54:00,加入时间:2017年05月22日(距今2978天)
  •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北京雅臻艺术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文总监,手机:18520463388 电话:18500868789

大汶口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北片在卫架庄东,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属新石器朝代晚期,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山东境内,北入旅大地区,南达江苏、皖北,西抵广州中部,东至山东半岛,西北见之于黄河北岸。

1959年的5月,因京沪铁路的修建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镇挖掘出的许多年代久远的陶器碎片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随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大量珍贵文物的出土,一个让世界为之震惊的发现突然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大汶口文明。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至6400年发展的全过程,明确了大汶口文化为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对全面研究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及人类文明文化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五十年间两件刻有八卦符号的“神器”(象牙梳-----獐牙构形器)先后面世,为伏羲八卦提供了佐证,将“易学源于商周之说”提前了两千年之上。

大汶口玉珠拍卖评估收购,咨询电话:(吴经理)

在大汶口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件异常精美的透雕象牙梳,全长16.7厘米,齿长4.6厘米,齿薄背厚,整体呈长方形,顶部刻有4个豁口,其下平行镂刻3个圆孔,梳身中部雕镂三道等距离的微弧短线组成的“8”字形镂空,内填“T”字形花纹,界框由条孔组成。构成一幅线条洗练、拙朴大方的图案。象在大汶口文化的许多遗址中均有发现,突出以象牙梳具代表性,是雕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反映了大汶口的雕刻艺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把象牙梳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原始社会保存为完好的梳子,也是我国历史上早的一件象刻制品。

大汶口文化于1959年首次发现相邻乡镇的磁窑镇,后来为了方便记忆就用了汶河乡镇大汶口镇的名字,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其后,

大汶口玉珠近几年成交记录:

天然翡翠玉珠项链61粒成交价:2042万     成交日期:

大汶口玉串饰一百四十四粒-----成交价:2646万     成交日期:

玉玦玉珠串饰成交价:2556万     成交日期:

新石器·大汶口文化后期白陶---成交价:6733万     成交日期:

鹰形玉坠荷花玉珠串饰成交价:8056万     成交日期:

鹰形玉坠荷花玉珠串饰鹰形玉---成交价:7633万     成交日期:

鹰形玉坠荷花玉珠串饰成交价:1479万     成交日期:

哪里有收购大汶口玉珠的公司,咨询电话:(吴经理)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于1974、1977、1978年,又先后进行多次发掘。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我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一种原始文化。1959年在山东泰安、宁阳两县交界的大汶口、堡头遗址,发掘了成百座墓葬,出土了大批独具风格的文物。以后同一类型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在山东和苏北的广大区域也不断发现,这就是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就已发掘的材料看,可以初步分为早、中、晚三期。

大汶口文化时期,社会生产的劳动者的性别,先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从男女随葬的石铲、石斧、石锛和纺轮这两类工具的变化,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在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随葬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而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这说明男子已成为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而妇女则从事纺织等家内劳动,社会已经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