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龙山文化玉钺在线权威评估鉴定

  • 发布时间:2017-11-22 08:54:53,加入时间:2017年05月22日(距今2929天)
  •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北京雅臻艺术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文总监,手机:18520463388 电话:18500868789

玉钺的人面雕饰有管钻、阴刻、琢磨等工艺,没有使用砣具的痕迹,完全用原始的方式雕琢而成。可以想象,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奴隶制社会,玉钺的制作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工和时间的。根据玉钺的形制、工艺、材质、纹饰分析,其制作时间应为商代。

斧,虽然形制简单,但却是一种功能很广的手工工具。它自新石器时代至现在不仅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在人类社会进程中,成了一种重要的文明标志。我国新石器晚期,由斧蜕变而来并作为地位与权力象征的“钺”便是突出的代表。前不久,广州来的一位收藏家送来两件古玉请求鉴定,其中一件斧形玉器,尽管经济价值不高,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通过对其鉴赏,既可补研究资料的不足,又可开拓收藏家的眼界,为此撰文如下。

哪里免费鉴定龙山文化玉钺,咨询电话:(吴经理)

斧形玉器,通长16.1、宽5.9、厚0.15厘米。所用质料玉色青灰,体内无规律分布有形状、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玉质细腻温润,半透明,硬度较高,局部有绵绺,似为和田之玉。此件玉器外观,平面视之如鞋形,器身扁薄平整,抛光精良,钻孔尤为精细。上窄下宽,窄顶稍有残损,呈弧形。近上端中部一面透钻一小孔,孔下磨光,竖行琢纤细“乍册吾”三个甲骨文字。

两侧边中,一侧为直边,另一侧边两端微弧,一面留有一开刃锯痕。宽端底部单面磨出斜刃,靠近直边的一半残留大小两个钻痕。器表有一层很厚的皮壳与蚀出的浅坑点。器的窄端有浸入的肌里的红色沁痕,越接近顶部色泽越深,过渡非常自然,显系古玉真品。

龙山文化玉钺近几年成交记录:

玉钺成交价:8973万     成交日期:

龙山文化碧玉钺成交价:5999万     成交日期:

良渚文化玉钺成交价:6785万     成交日期:

龙山文化玉钺成交价:3476万     成交日期:

玉钺成交价:7135万     成交日期:

龙山文化碧玉钺成交价:3948万     成交日期:

龙山文化玉钺成交价:7915万     成交日期:

龙山文化玉钺值多少钱,咨询电话:(吴经理)

断定此件玉器为古玉真品,所依据的条件是什么?它的具体年代又在何时?先就器物本身的现状而言,器身的两个平面(不包括开刃面与刻字之处)、窄端的弧顶与开刃面的窄边,土蚀严重,皮壳较厚,光泽柔和,它们应是同一个年代的产物。而开刃处的平面、另一直边的侧面、以及下端的弧刃斜面、残留孔的钻面,则土蚀明显稍轻,皮壳较薄,光泽也明亮一些。这些应该是另一个年代的产物,而且晚于前一个年代。

再就器形而论,此器虽是斧形,但现有的鞋底之形是二次改制而成。初的形制如何?有孔的窄端顶部若不残损,应该是平直的,而有刃的宽端若不改制也应该是平直的,两侧本来就是直边,这样就成为细长的梯形。此种器形的实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诸考古中多有发现,根据考古遗迹被定名为钺,当时作为身份与权力的标志。

龙山文化的确立,是继仰韶文化之后重要的发现。它不仅在实践上填补了仰韶文化和殷商之间的空白,而且,为中国本土追寻中华文化的来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