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琮的渊源、用途问题,长期以来争论很大。安克斯(Erkes)认为琮是象征地母的女阴,同时其上面的驵纹近似坤卦。高本汉(Berahard.Karlgren)认为琮为宗庙里盛“且”(男性生殖器)的石函。吉斯拉(Giesler)认为琮为家里“中溜”即烟筒的象征,为家中崇拜的对象。郭宝钧认为琮的前身为木质,是织机上的零件。有人还说它是古建筑缩影、是窥测天文的窥管等等。近年来日本学者林已奈夫提出琮应来源于镯,以后逐渐演变为礼器,并在考古发掘中得到了证实,目前学术界已普遍接受这一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琮作为礼器,重要的作用是用于礼地。《周礼·春宫·大宗伯》载:“以黄琮礼地”。此外,还具有敛葬的用途,《周礼·典瑞》载:“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在考古发现中大量的璧、琮出土于墓葬也证明了这一点。还有的学者认为玉琮是宗庙祭祀时请神明祖先的灵魂降临时的凭依之物,玉琮的中孔是用作神明祖先的灵魂驻留的小屋,祖灵既可从天而降,亦可从地而出,所以中孔自上而下贯穿。
哪里能收购交易红山玉琮,咨询电话:(吴经理)
红山玉器的传世品非常有限,在二十世纪初有不少已流失海外。目前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佛利尔艺术馆等都有中国的红山玉器。2003年英国佳士得曾拍卖过一件红山玉琮,这件器物高约30厘米,后的成交价为16万英镑。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广州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卖的这件称之为红山玉琮的器物,当时的估价就达到了200多万元人民币。
玉器是红山文化遗物中为精致的制品,不同种类的玉器所代表的“礼”的内容也不同。玉龙并不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器,而是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礼玉。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北方的辽河流域,从目前已有的十几件玉猪龙来看,除个别的线条增减外,从总的形象到细部处理,竟然惊人地一致,说明这种玉器不是随意制作的,而是有严格的设计,遵守一定的规则,受到一定的观念形态的制约。红山文化的人们很可能将玉龙挂在身上,并且不时用手捧起进行膜拜。玉龙在墓内往往放置于死者胸前,我们不难想象当时人们捧龙而祭的恭敬和虔诚的样子。
红山玉琮近几年成交记录:
玉琮成交价:1753万 成交日期:
红山文化玉琮成交价:5048万 成交日期:
红山文化玉琮成交价:2949万 成交日期:
红山文化玉琮成交价:3798万 成交日期:
玉琮成交价:5698万 成交日期:
红山玉琮---成交价:5796万 成交日期:
红山文化玉琮成交价:8975万 成交日期:
红山玉琮收购交易哪快,咨询电话:(吴经理)
红山文化的玉龙中,尤以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画得为栩栩如生。这件玉龙为墨绿色,高26厘米,身体呈“C”字形,吻部前伸,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眼尾细长上翘,额上及颚底均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龙须及脊背上雕刻有长鬃,长2l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龙背钻有一个圆孔,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件大型玉龙,是用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运用平雕,浅浮雕手法表现,通体琢磨光滑圆润,龙体曲伸刚劲有力,长鬃高扬飘举,显得极有生气。而玉猪龙则是常见的龙形玉器。
它的身体作环体,首部似龙又似猪,有宽厚的双耳和肥硕的躯体,吻上和眼周围还有表现颜面皮皱的线纹多道,有的玉猪龙还有露在嘴外的獠牙。有的学者指出这种形象主要来源于猪首,是高度概括化、图案化了的猪首形象,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大型玉龙也是从玉猪龙演变来的。
中华民族尚玉之风源远流长,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许多美好、珍贵、高尚事物的代称,美物、美名、美德、美人,都可用玉指称。玉为美石,也是一种矿物。从矿物学角度看,玉可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阳起石、透闪石)两类。中国古玉用材主要为软玉。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陆续在大溪、大汶口、仰韶、红山、龙山文化中发现了许多精美玉器,良渚文化遗址更有惊人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