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有一项长期困扰学界的江南文明史难题,那就是,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一现世,便展现高度发达的姿态,而作为其源头的崧泽文化150多处遗址,往往长度不超过2.6米,随葬品通常只有20多件日用品,显示的都是先民的原始生活状态,没有阶级分化、社会结构也较简单。
如是,孕育璀璨良渚文化的中间过程何在?然而这一次发掘结果,出乎了考古学家们的预料:在已发掘的东山村遗址2000多平方米内,共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崧泽文化时期的27座平民墓都在东区,而8座大墓则都在西区,两者截然分开。8座大墓长度普遍超过3米,随葬品都在30件以上,不仅有陶器、石钺和石锛,还有璜、瑗、钺、镯、玦、管、珠、坠等较为珍贵的玉器,很多玉饰即便是佩戴在现代人身上,仍然很时尚。
良渚文化玉管在线免费鉴定评估,咨询电话:(吴经理)
“阴间”都分为富人区和平民区,那么人间肯定也有了等级制度。这是中国早的社会分化的见证,而社会分化,正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如果要在8座大墓中评出一个“崧泽王”,那无疑当数90号墓,在所有已知的崧泽墓中,该墓规格高,不仅墓坑大,而且随葬品多,达56件。其中随葬的玉器多,有19件,大型石钺有5件。
墓主身边放着陶缸、陶鬶、陶壶、陶豆等,头边放着两枚大玉玦和一串玉管,颈下佩戴玉璜,耳朵上夹着玉玦挂着耳坠,手腕戴着玉镯。按当时的社会水平,若非一个族群全盛时高贵的人物,不可能有如此排场。并且,墓中的石钺、石锛不仅磨制精细,且没有使用痕迹,明显是高贵的礼器而非实用工具。
良渚文化玉管近几年成交记录:
战国玉管穿串链成交价:2953万 成交日期:
良渚文化黄玉带沁管成交价:5059万 成交日期:
宋“梅花落”诗文玉管成交价:8298万 成交日期:
宋“梅花落”诗文玉管成交价:8279万 成交日期:
玉管形颈饰、耳饰成交价:3835万 成交日期:
良渚文化玉透雕人物饰件成交价:2614万 成交日期:
清·张之款竹玉管毛笔成交价:4714万 成交日期:
良渚文化玉管在哪鉴定,咨询电话:(吴经理)
东山村考古颠覆了一个传统观点,即直到接近良渚文化时,江南氏族内部成员之间仍基本平等。而在东山村,至少在5800年前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化。这种分化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社会结构不再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而是以等级来划分。
良渚文化于1936年在良渚首次发现,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反山遗址与瑶山遗址是迄今等级高、出土玉器数量多、器类为丰富、制作为精美、具影响力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良渚文化考古中为重大的成果,曾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虽然东山村的分化还是初步的,但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上层社会为维持统治,对内设立与法庭、监狱类似的统治工具,对外拥有军队等保卫及扩张力量,也就慢慢形成了国家的雏形。
“如果说距今5000年左右中国整体进入了文明社会的“黎明”,那么东山村遗址好比是中华文明的“缕曙光”,它比同时期的中国其他地域文明先行一步,也进一步证明长江流域是已知中华文明早的源头之一。”在东山村遗址其他几座墓中,还出土了大量形状各异的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