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装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协调,这是当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
唐代越窑瓷器的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浑厚滋润,品种增多,有“如冰似玉”之誉。主要器物有碗、盘、壶、罂、瓶、罐、耳杯、盏托、粉盒、水盂、唾壶等10余种。这些器物中,一部分继承了前代的造型,而又有所变化,如前期常见的鸡头壶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执壶;壶变成了大口长颈的瓷罂;碗也由深形平底变成玉璧底和矮圈足2种,晚期以后,碗式更加丰富,有玉璧底碗、敛口浅腹平底碗、荷花碗、荷叶碗、菱形花口碗等;盘有翻口斜壁平底盘、敞口玉璧底盘、葵瓣口盘和方盘等,变化多端;
玉壁底碗哪可以鉴定出手,咨询电话:(吴经理)
玉壁底碗近几年成交记录:
唐邢窑白瓷玉壁底碗成交价:1248万 成交日期:
越窑玉壁底碗成交价:3647万 成交日期:
越窑玉壁底碗成交价:1843万 成交日期:
唐越窑玉壁底碗成交价:3666万 成交日期:
越窑玉壁底碗成交价:8426万 成交日期:
唐越窑玉壁底碗成交价:2761万 成交日期:
唐邢窑白瓷玉壁底碗成交价:1016万 成交日期:
我对上述越窑名瓷和名器,经过探究和考证后得知,“缥瓷”与“秘色瓷”之名,都是特殊釉色(饰)瓷器的专名。“缥瓷”,其实是“淡青绿色开片纹饰釉瓷器”的简称。“秘色瓷”则是“青绿色宝石釉瓷器”的代名词。而古时的“瓯”,是有盖茶罐的别名。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白釉有玉壁底碗、注壶、瓶类;黄釉器有碗、注壶等。),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红色者为红定珍稀传世极少。
近年艺术品拍卖火爆,很多艺术品拍卖过亿,而且数量在不断地增多,2010中国文物拍卖成交额超502亿,10余件过亿。2011年继去年又新增亿元拍品数十件,中国嘉德2011秋拍又有2见拍品过亿。2012春季拍卖会香港苏富比“天青宝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专场上备受瞩目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786亿港元拍出。下面为大家总结目前拍卖过亿的拍品,让大家一睹亿元拍品之风采。
越窑青釉玉璧底碗,此盏釉水匀薄,釉色青中闪灰,质感柔润细腻;造型线条圆中有直,硬中有软,时代特征明显;胎骨致密,圈足似玉壁;整体制作工艺中规中距,一丝不苟,是典型的唐代越窑作品,颇有收藏价值。
唐代南北方瓷窑中普遍烧制,如河北的邢窑、定窑,广州的巩义窑,山西的浑源窑,广州的耀州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等都有实物或标本传世。外国的很多古城、古遗址中也有中国出品的玉璧底碗。玉璧底碗的品种主要是白瓷和青瓷。口边有唇口和不带唇口的两种;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带弧度;足一般宽而浅,中心凹处有的施釉,有的无釉。这种碗与敞口斜壁玉璧底盘及撇口平底碟的造型风格相同,是一种新颖的饮食用具。
玉壁底碗-征集负责人:吴经理
征集单位: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24小时接通)
咨询:(24小时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