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定祥先生接到张璜的来信及原大与放大的该币照片后,经过反复研究,写了六张信笺数千字的回信。信中说:“依据寄来的照片而论,我基本上认为。”首先,马老在信中排除镶嵌的可能:“我注意到你在信中说对于该黎像币‘细看并无镶嵌痕迹’,你用‘细看’二字,表明你是很仔细地针对镶嵌的可能性已经排除了。
种正面图案为黎元洪无冠侧身像,珠圈外上环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环为“开国纪念币”五字,珠圈外左右两侧有梅花图案;背面图案是竖写“壹圆”面额字样,居于嘉禾二株之中,珠圈外上环为英文“中华民国”字母,下环为英文“壹圆”字母,两侧偏下有五瓣花星。
黎元洪大元帅纪念币收购成交纪录有哪些现金,黎元洪大元帅纪念币拍卖哪里权威
本公司近几年对黎元洪大元帅纪念币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912年黎洪像带帽价格:RMB日期:
1912年黎洪像戴帽价格:RMB日期:
1912年黎洪像戴帽价格:RMB日期:
1912年黎洪像带帽价格:RMB日期:
1912年黎洪像戴帽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黎元洪大元帅纪念币市场成交的价格:
1912年黎洪像戴帽价格:RMB日期:
1912年黎洪像带帽价格:RMB日期:
1912年黎洪像戴帽价格:RMB日期: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黎洪光------价格:RMB日期:
中华民国黎洪开国纪念币价格:RMB日期:
将于春拍与藏家见面的黎元洪开国纪念七钱二分银币,是海内外鲜为人知的民国人像币大珍品,长期以来未见任何专著载录。直至1992年8月,香港泰星钱币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金银币目录》,始将其作为“样币”披露。近,美国《世界钱币》编辑听说,马定祥先生生前与香港著名钱币鉴赏家张璜的通信中曾对该币作过专题考证,希望我们能撰文介绍。现根据马老生前和张璜的来往书信,整理成此文,从中可以了解两位泉界先辈认真分析研究的治学精神。
针对张璜信中提到“各字高度并不一律”,马老复信中表示:不明确究竟是指六个字之间有几个字高出或低落,还是指每个字字文的“笔划”有高有低。如果是指后者,那么在古泉学上称隐起文,是常有的。银币上也常见,比如在江南、云南、奉天、吉林等省币上,都可找到这种笔划粗细、高起与隐落之处。至于西藏宝藏银片,以及湖北官局造等银饼上更为多见。因此不足为奇。
有关资料表明,当时我国市面上流通的外国银元多达几十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西班牙的“本洋”(重27.07克,成色90.3%)、墨西哥的“鹰洋”(重27.58克,成色90%)、英国的“站人洋”(重27.44克,成色90%)、日本的“龙洋”(重27.59克,成色90.1%)、美国的贸易银元(重27.64克,成色90%)。
他在1978年11月17日的信中写道:“黎像七钱二分实物曾到弟手。细看并无镶嵌痕迹,但各字高度并不一律。每个字之周围,均有黑色之泥状物围绕,似系故意置上以掩盖镶嵌痕迹。再则以一面而有三种不同之字体,于理不合,故即退回原物主。请兄即示高见。”但信中还提及“如认为真品,尚可设法追回也。”
关于“币面上出现三种不同字体”的问题,马老认为:仔细观察,上面的“中华民国”四字,当然是为所有黎像币模上一人所写的。而左右“开国纪念”四字,虽为制币时另一人所写,可是两者字体都是同一种“馆阁体”类型,均很规矩、方正,故看起来不脱格而甚适体。至于“库平七钱二分”六个字,既是摹拟湖北省造龙洋币的,当然又是一手。如此,便自然地形成三体了。他还说,在古泉中,亦有几种书体合铸于一面的情况。近代机制币中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