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据专家介绍,砚首先看坑口,是否是四大名砚,是否是老坑,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砚台价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厚度、大小以及形制,进而考究其石质纹理,包括是否有青花、鸲鹆眼、胭脂火捺、金眼线等;而雕工也有讲究,明清砚台的雕工更好、更成熟,但是素工的文人砚有时候价位反而更高。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因其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多达几十种。在收藏方面,古砚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其中端砚的价格在10年里上涨了几十倍,堪称“疯狂的石头”。
2017年灵壁砚台想快点交易,灵壁砚台运作拍卖流程
本公司近几年对灵壁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镂雕龙纹砚台一对价格:RMB日期:
清青玉灵猴献寿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光绪窑变釉贯耳瓶一对价格:RMB日期:
清汉瓦式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青玉灵猴献寿砚台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灵壁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金箔双乳足风字大砚价格:RMB日期:
清石鼓砚一套价格:RMB日期:
宋灵壁石蟾形砚价格:RMB日期:
镂雕龙纹砚台一对价格:RMB日期:
清草龙纹饰大砚台价格:RMB日期:
砚台历史悠久种类丰富
砚台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与笔、墨、纸并列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由于其质地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黄海涛介绍,砚台由古时研磨器发展而来,古代岩壁画和彩陶画等遗迹或遗存物上的颜料,都来自研磨器的加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在砚台收藏领域,黄海涛可称得上是从藏家出身的专家。他进入这一领域已有30余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他先后收藏了自史前研磨器至汉、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近现代等历代砚台1000余方,材质包括石、泥、瓷、砖、水晶、象牙、铁、银等数十种,其中包括汉三熊足砚、汉鹞子捕雀砚、南北朝石砚、唐贞观款凤字形端砚、唐银锡砚、宋桃形玉砚、宋庙前青歙砚等珍贵藏品。
古砚微凹,笺纸绵韧,文房四宝不仅是清玩之物,也是收藏佳品,其中砚台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据了解,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甘肃临洮的洮河砚被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出众,屡屡创下拍卖纪录。
尽管砚台保藏“冷”,但是近几年却在拍场中表现出了“热”的一面。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疲软的几年里,砚台的拍卖成交额也恰当亮眼,如2009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吴昌硕铭、沈石友铭惊天动地端砚”以235万元成交;2010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了其时砚台拍卖的世界纪录。
近年来,无论国内拍场抑或国外拍场都屡见砚台身影,并且其拍价还屡创新高。自2007年上海西泠印社推出“历代名砚专场”后,砚台拍卖就此脱离瓷杂类,成为独立的拍卖门类。尽管目前拍卖市场处于调整期,但仍不能掩盖砚台收藏投资热。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方清铭紫云砚估价150万元~250万元,成交价却高达586.5万元。砚台是被价值低估的收藏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