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年-1955年),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1886年,应县试,补廪贡生。在扬州从陈崇光学画花卉,在安庆从郑珊学山水,后去芜湖安徽公学任教,翌年在歙县新安中学堂教书。1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 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1948 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聘为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
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家,60岁以前师古人,70岁以后师造化,80岁以后画艺大进,自立面目。他喜欢用焦墨和浓墨,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平、留、圆、重、变"五字用笔方法和"浓、淡、破、泼、焦、积、宿"七字用墨方法,具有很高的美术理论价值。他精通诗词、篆刻、书法、文物鉴定、美术史等。他的画从表现内容看,全凭笔墨功夫,使人百看不厌,越看越有内涵。
“藏友网藏品征集”(号:)。
“古玩交流交易”(号:)。
为商会、协会、俱乐部、私人博物馆提供藏品。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
七十岁后,所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十分挺拔。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逐渐形成的显著特色。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黄宾虹曾说过学习传统应遵循的步骤:“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黄宾虹所说的宋画,除了北宋的大家外,往往合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诸家在内。
在北平的十一年,黄宾虹完成“黑宾虹”的转变后,又进行“水墨丹青合体”的试验。用点染法将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绿厚厚地点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丹青隐墨,墨隐丹青”,这是受西方印象派启发,思以将中国山水画两大体系(水墨与青绿)进行融合的一大创举。
黄宾虹字画_近几年成交记录:
黄宾虹 1955年作 黄山汤口 立轴RMB &
黄宾虹壬辰(1952年)作 山川卧RMB &;
黄宾虹 1955年作 南高峰小景 立轴RMB &
黄宾虹 山川卧游图 立轴 四屏RMB &
黄宾虹 蜀游峨眉山水册 册页RMB &
黄宾虹 1948年作 山水写生册 册页;RMB &;
黄宾虹 1952年作 山川卧游卷 手卷RMB &;
黄宾虹 1944年作 拟董巨二米大意RMB RMB &
(互联网+艺术品)欢迎各地藏家,艺术家,合作商参与互动交流。
“藏友网藏品征集”(号:)。
“古玩交流交易”(号:)。
为商会、协会、俱乐部、私人博物馆提供藏品。
征集范围:
[陶瓷] 高古瓷、元明清瓷器、民国名瓷、现代毛瓷及大师精品瓷器,紫砂壶。
[玉石] 古玉、明清玉、现代玉、翡翠、田黄、鸡血石。
[字画] 历代名人名家书画、现当代书画、各派系名家字画。
[杂项] 古籍善本、金银铜器、奇石雕件、文房用品、佛像。
[家具] 明清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海南黄花梨及金丝楠木等名贵材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