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作家翁贝托·艾柯不止一次说过,每一位藏书家都有一个梦想:找到一个老太太,她想卖掉家中的一本书,而她自己却不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在他看来,藏书家就是这样一种人:“多愁善感,乖戾颠倒,自私自利,不切实际,奢侈放纵,反复无常。”二十世纪著名的藏书家之一罗森巴赫博士也提到:“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有人甘冒倾家荡产的风险,不远万里,走遍半个世界,和朋友绝交,甚至撒谎偷骗,都是为了一本书。”他甚至说藏书家,他的同行,都是“一群展翅待飞的秃鹫,耐心地等候某个同行归天,随后就猛冲下来扑向逝者的藏品,凶残地攫走一些垂涎已久的珍宝。”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古籍善本拍卖交易市场,古籍善本怎样鉴定其价值
本公司近几年对古籍善本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价格:RMB日期:
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一百七十九----价格:RMB日期:
宋拓画帖华严经入法界品善------价格:RMB日期:
戰國策三十三卷价格:RMB日期:
陶叔献辑两汉策要十二卷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古籍善本市场成交的价格:
傅抱石西岳雄姿价格:RMB日期:
宋版通鉴总类价格:RMB日期:
过云楼藏书--价格:RMB日期:
钱镜塘藏明代名人书札价格:RMB日期:
顾炎武书五台小记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古籍善本在艺术品生意中成为亮点。业界人士剖析称,古籍善本之所以能成为,除了拍卖公司主推该板块外,也符合了当下藏家及群众对古籍的文明价值和藏书这种文明行为的从头认知与认同心思.
在业界,1911年从前的书本称为古籍,1949年之前的称为旧书。所谓古籍善本,指的是古代贵重的文献资料,贵重、稀有、内容精善的古书刻本、写本都可统称为“善本”,还包括书本、雕版、信札、石碑、档案等。据专家介绍,刻本年代性较显着,可根据版式、字体加以区别,宋代刻书版式前期多白口,附近单边;后期仍多白口,支配两端、上下单边,少数附近两端。用纸多称为白麻纸、黄麻纸和竹纸。如今商场上,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由于贵重稀有,其商场报价天然还将进一步上升。而元代刻书承南宋遗风,元初的某些刻书特性特征与旧书无大区别。每版中缝线的上下两端为宽粗墨印的黑条,字体大多仿照赵孟頫,且多用俗体字或简体字,不像宋版书那样,皇帝的嫌名庙讳处处可见。
伴随精品越来越少,报价越来越高的局势,专家认为,除了古籍的年代,存世量、文物学术价值的归纳衡量也是十分重要的。品相无缺、稀缺更是评价古籍的两大要害.
古代有很多珍贵的书籍,都在战乱中被毁掉了。因而,能够流传有序的书籍更是难等可贵。
古籍善本产生高价的同时,拍卖公司和收藏爱好者们也看到了“名人效应”起到的关键作用。而在这些名人效应中,王世襄也成就了拍场传奇。2003年,“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的143件拍品,总计成交6300余万元,成交率达100%。2010年香港古玩拍卖集团有限公司秋拍,王世襄收藏的20具铜香炉以9844.8万元成交。今年香港古玩拍卖集团有限公司四季第35期拍卖会“秋物熙华——活水居藏文房清供”专场中,备受关注的王世襄旧藏“明青铜张仙像”终以115万元成交。在拍卖市场中,“王世襄旧藏”似乎已成为一只升值潜力股。
近年来,古籍善本类的藏品价格是稳步上涨的。著名古籍研究专家孟宪钧表示,2000年,古籍善本的市场表现较为低迷,而在2003年非典以后,较以往则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自2005到2011年上半年,古籍善本的整体行情也是上升的。从今年的形势来看,古籍善本这一门类恐怕会稍微有些下降,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整体行情。毕竟精品的价格会一直保持在高位,只有一般的藏品价格才会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