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如今收藏和鉴赏功能已大大超越其实用功能了,那么,作为收藏,首先要看砚台的年代,砚台精品多出于明清两朝,这一点与瓷器颇为相似,其市场价值并非越老越值钱。
2011年上海保利春拍上,一方清乾隆年间制“澄泥仿汉御题诗砚”也以506万元人民币高价拍出。
砚台鉴定收购去哪里权威现金交易,砚台私下交易价格记录表
本公司近几年对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石鼓砚一套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白玉雕赑屃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石鼓砚一套价格:RMB日期:
紫檀黑漆描金花卉纹砚台盒------价格:RMB日期:
宋代白定莲花四灵砚台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石钟形端----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御铭夔龙纹松花石砚------价格:RMB日期:
镂雕龙纹砚台一对价格:RMB日期:
关红惠福如东海砚价格:RMB日期:
清青玉灵猴献寿砚台价格:RMB日期:
2011年7月,西泠印社推出历代名砚专场,拍卖的118件各种砚台,成交率高达98%,其间一方“清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以96.8万元的报价成交。2011年上海保利春拍上,一方清乾隆年间制“澄泥仿汉御题诗砚”也以506万元人民币高价拍出。
在砚台保藏中,增值快的当数历代名家砚。广义的名家砚,大体包含三类:一是名家规划、雕琢、制造的砚台;二是名家题写砚铭的砚台;三是名家运用、保藏或鉴赏过的砚台。古砚贵在有铭文。因为我国前期的砚台重视实用性,装修较少,宋代今后,特别是明清两代,砚台制造呈现新的打破,朝着艺术化方向开展,考究外型漂亮、雕琢精密、图画丰厚,并且盛行在砚上镌诗题铭的习尚,使砚台超出作为通常文具的实用性,变成招供观赏的艺术品。古代名砚撒播至今,已极为宝贵,假如带有铭文,其保藏价值难以估量。
古砚一直是收藏中的小众,虽然参拍藏品件数不多,但大多是名人大家的古砚精品。如今,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起云涌,在国际古玩市场上,一方古代名砚的成交价也可谓“价胜金玉”。不久前,在西泠印社2009秋拍“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砚台收藏中堪称“石渠宝笈”级的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就以548.8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文人砚拍卖的世界纪录。
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指的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也总是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
据称,古砚作伪的手段很多:旧匣装新砚,旧砚刻假铭,用墨色掩盖水泥修补过的残砚,摹刻名砚等等……民间流传的古砚,不是苏东坡就是赵子昂,甚至还有虞世南、李太白的,可以推断十之有十是假的。然而,新砚就没有这么多的麻烦,一砚在手,一目了然;如果搞不清楚,刻砚、铭砚者都健在,一打听也就了然。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由特殊材料制作的墨砚,如陶砚、泥砚、水晶砚、砖砚、纸砚、橡皮砚等。而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就是陶砚的延伸版。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说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正如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一说:“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