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QQ广告部登报联系人:郭师 证件挂失,登报作废,广告部直办,今天办理,明天见报,QQ传稿,方便快捷。
“佛系恋爱”“佛系追星”“佛系生活”……近日,各种各样的“佛系青年”刷屏式涌现,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就是典型的“佛系青年”。什么是佛系?即以“一切随缘”为指导精神的生活的总称,用淡然态度看世界,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这样看破红尘、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很受年轻人追捧。有90后表示,“佛系青年”就是自己生活的写照。也有90后认为,凡事抱着“佛系心态”,未免有些消极。同一个“佛系”不同的理解,“佛系青年”到底是伪装还是自我调侃?
“佛系”变迁史
“佛”只是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
2014年,日本某杂志介绍了一种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他们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但内心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总是嫌谈恋爱太麻烦,不想在上面费神费时间,也不想交什么女朋友,就单纯喜欢自己一个人,和女生在一起会感觉很累。
2017年12月,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再一次将“佛系”一词传播开来。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涌现出一大批“佛系青年”。此时的“佛系”一词,不再仅仅是指不想恋爱的男子,而衍生出了更多的意义。网友们发挥创造力,创造出一系列的“佛系”概念,其中大多数都与90后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佛系恋爱”“佛系工作”“佛系考研”,甚至还有人总结出了“佛系十二星座”。
都行、随便、没问题、无所谓等都是“佛系青年”的常用词汇。“佛系青年”认为,对于一些小事情太过于执着或纠结,只会让自己更加劳累。昆明学院的大学生小余表示,刚看到“佛系”这个词,就觉得说的完全是自己。她理解的“佛系”是“对有些事不过度追求”。准备再战英语四级考试的她抱着“佛系”心态准备着,“心里肯定是想考高分的,但如果没有取得预期成绩的话,也不强求,大不了明年再来”。
“就是词新而已,这种心态早就有吧。”来自河北的张娅并不觉得“佛系”多么新鲜,她认为,这只是一个现象而已,上升到社会群像就有些以偏概全了。今年,26岁的张娅同时备考国考和硕士研究生,在此之前,她已经考过两次研究生了。在最后阶段,为了避免压力过大,她保持着“佛系考研”的状态。
“佛系青年”成长史
生活压力让人走向“佛系”
90后究竟是如何变成“佛系青年”的?有人认为,都是懒惰造成的,因为懒得思考、懒得坚持,最终变成了“佛系青年”。但年轻人认为,之所以会变成“佛系青年”,都是生活压力造成的。
“原本怀着理想进入单位,但是入职以后发现,每天打杂、超负荷的工作与自己的想象相去甚远,当初的雄心壮志现在已经差不多磨损消耗殆尽了。”今年25岁的毕女士,毕业以后决定留在昆明,并找到了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毕女士说,在外人看来她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只有她知道自己的抱负与现实差了一条银河的距离,行业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的一点小技不足以撑起梦想。“佛系生活”对于她来说是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生活环境下的一种备选,在调整心态,接受“随缘”后,生活似乎变得轻松一点了,焦虑也会有所缓解。
“加班”是张先生的生活常态,“好在孤身一人,不需要照顾家庭”。今年27岁的张先生从事建筑行业,至今依然单身。他说单身的绝大部分原因是他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感觉一直在生活的路上追赶,但感觉怎么追都追不上,一边害怕失败,却不得不继续走下去,一边是自我批判反省,然后陷入一遍又一遍的挣扎中。“作为一名被佛系化的90后,面对生活依然还是有一种无力感,但我希望这只是暂时的,平静过后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生活终究还是有诗和远方的。”张先生说。
“佛系青年”不消极
只是走向成熟前的一种伪装
人民日报曾这样评价“佛系青年”:“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太好了,但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那么,“佛系青年”真的会迷失自我吗?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生活已经很艰难了,对待一些有的没的就没必要太较真了,给自己减负。”在谈及为什么会有“佛系”心态时,小余如此表示,虽然她并不完全认同“佛系”的生活态度。
“‘佛系’是一种旷达吧,并不那么消极,表面无所谓,暗地使劲。佛性不是一种境界,只不过是走向成熟前的一种伪装。”还在学习、考试中“挣扎”的张娅表示,虽然有压力和些许消极情绪,但同时也充满动力,因为有值得努力奋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