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另外,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历史层面的审度,使得其创作的作品贴近了时代。“珠山八友”不仅接受了文人画的审美理念,而且敢于用文人画艺术替代当时的康雍粉彩。这是如何的“胆大包天”!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没有后来陶瓷文人画艺术的长足发展,新粉彩就不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中流砥柱,其陶瓷装饰艺术就树立不了新的里程碑。
从近十年来的拍卖数据来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的成交总额处于前三甲的位置,均在400万元以上。这与“珠山八友”的另外一些成员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即使是这样,王琦的成交总额也仅在645万元左右。这样的成交总额是几十件成交作品累计的结果。折合成每件作品的均值,即使是王琦这样的领军人物的作品会显得非常“廉价”。这样的总成交额,或许还不及乾隆时期一件粉彩瓷器的价格。如此巨大的差别,一方面说明民国时期精品瓷板数量的稀少,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具代表性的瓷板画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并没有得到藏家的足够认识。
粉彩瓷板画如何分辨真伪,咨询电话:(刘经理)
粉彩瓷板画近几年成交记录:
民国王步青花红彩‘苏频尊者---成交价:368万 成交日期:
“王琦”、“徐仲南”绘粉彩---成交价:254万 成交日期:
张松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成交价:144万 成交日期:
瓷板画四条屏成交价:355万 成交日期:
李峻渊明爱菊粉彩瓷板画成交价:429万 成交日期:
民国汪野亭制春夏秋冬山水人---成交价:261万 成交日期:
李峻渊明爱菊粉彩瓷板画成交价:157万 成交日期:
明代中晚期是家具制作的顶峰期,特别是江南士人出于追求生活质量的需要而大量制作家具并热衷于对家具进行装饰,而瓷板成为镶嵌于屏风、床、桌等各类家具中的装饰物,这就使得瓷板的制作量有所增加并由墓志而进入家居生活当中。明代瓷板以青花瓷板为多,也有五彩、斗彩及色釉等其他形式,瓷板画即从此期兴起,并且,瓷板画从家具逐渐步入建筑物,在一些建筑物中亦出现一些瓷板画装饰。清代时,无论是家具还是建筑物中的瓷板画均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清末时,在一批文人的倡导下,完全脱离依附体的纯瓷板画形式大量出现,并达到极为兴盛的程度。
民国初期,瓷板画创作艺人云集江西景德镇。1928年的一天,一位客商找到瓷板画艺人王琦、王大凡,想预订一批风格迥异、质量上乘的瓷板画。于是乎,两人盛邀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以及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六人,务必请每人绘一幅瓷板画精品。画作完成,众人观后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纷纷请这八位高手继续创作。这样一来,八位干脆成立了一个研究团体性质的瓷艺社,取名“月圆会”,意思是祝愿“花好、月圆、人寿”。同时相约每月的月圆之日相聚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因历史上珠山是江西景德镇的别称与象征,故大家尊称八位为“珠山八友”。
“253件拍品3.3万后一次,还有没有加价?成交!”20日下午5时20分,随着一声拍卖槌清脆的敲落,长达5个多小时的2014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据悉,此次拍卖会共拍出近代、现当代艺术陶瓷253件,成交率62.45%,总成交额(含佣金)达3057.85万元人民币。
瓷板画发轫于唐代,初是以墓志的形式出现的,如曾有唐代越窑青瓷墓志瓷板。但在漫长的古代制瓷史中,瓷板的发展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古代制瓷技术下,瓷板的烧制是很困难的事,而在中国传统“经世致用”造物观的影响下,瓷板的实用功能很弱,以致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均不愿意烧制。至明代中晚期时,瓷板的烧制数量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各类明式家具的兴起。
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形制。
2011年广州古玩古玩心2011春季拍卖会圆满收槌,江西陶瓷艺术家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以920万元成交,创下了近现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
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藏品估价、拍卖、私下交易、出售
藏鉴定定私下洽购安全保障服务咨询:
专业鉴定+透明交易+真实价格+给客户提供高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