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307.7万美元拍出的西周早期“作册瞏卣”,高24.5厘米,更是一件收藏、著录清晰的名品。器身、器盖对铭各35字(重文两字),铭文:“唯十又九年,王在斥,王姜令作册瞏安夷伯,(夷伯)宾瞏贝布,扬王姜休,用作文考癸宝尊器。”清代中期早由吴式芬收藏,清晚期归潘祖荫,1948年由金才记售出。自1842年开始被吴荣光收入《筠清馆金文》后,到1999年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至少被收入25种青铜器研究的重要著作。“作册瞏卣”是西周昭王时重要的有铭青铜器,铭文记载了王姜命作册瞏安夷伯的事迹,并有“唯十又九年”的明确的纪年,以及“王在斥”的记述。
144.5万美元的一对西周早期“父丙爵”,高18.2厘米,两件器内壁均铸有铭文四字:“(臣曾)作父丙”,20世纪早期为陈仁涛收藏,1952年被陈氏收入《金匮论古初集》。长12.4厘米的春秋早期青铜垂鳞纹有流鼎拍至132.5万美元,这类鼎又叫匜鼎,是饪食器。这种小流鼎属弄器,多于女性墓葬中,就是供贵族祭祀或赏玩的器物。高31厘米的商晚期青铜饕餮纹觚拍至78.5万美元,圈足内壁铸铭文“刀”字,饮酒器觚常与爵配对形成礼器组合。高7.3厘米的西周早期青铜旄拍至43.7万美元,曾经多位西方收藏大家收藏,1930年开始即有著录。旄是高级贵族军事权力的象征,曾是文艺复兴艺术权威学者BernardBerenson的中国青铜器收藏。
商周青铜爵在哪里可以,咨询电话:(陈总)
商周青铜爵近几年成交记录:
青铜爵-----成交价:489万 成交日期:
青铜爵-----成交价:121万 成交日期:
商青铜爵---成交价:232万 成交日期:
青铜爵-----成交价:374万 成交日期:
青铜爵一对-成交价:389万 成交日期:
青铜爵一对-成交价:474万 成交日期:
青铜爵-----成交价:143万 成交日期:
青铜器一直以来都是皇室和贵族收藏群体的宠儿,历代收藏家更将其收藏的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清末民初,一件古代青铜器可换几十件乃至几百件清三代官窑器。
216.5万美元成交的西周早期“母辛尊”,高25.5厘米,器内底铸七字铭文:“亚其矣作母辛尊”,潘祖荫旧藏,著录清晰。“母辛尊”应是一套青铜酒器中之一,日本东京出光美术馆和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两件直筒提梁“母辛卣”纹饰风格一致、铭文相同,均为清末端方旧藏。
以我国的古老的青铜器枣马家窑青铜刀而论,中国青铜器制品早出现的时间决不会晚于距今四千年以前,即夏朝建立这前就已经出现了铸铜。马家窑文化遗址位于甘肃东乡,的青铜刀是彩单范铸造的,而在淮安登村王城岗、淮阳平粮台和郾城郝家台龙山古城遗址中,发现了铸造器物时留下的青铜渣。以上发现足以说明:中国青铜器早产生的时间当在距今四千多年以前。
商代和西周前期的青铜器物,形制端庄厚重,精细华丽,纹饰多为饕餮纹、夔龙纹、动物纹及几何形图案;铭文苍劲古朴,一般字数较少。从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风格趋于简朴,形制放达随意,纹饰也多为精线条的几何图案,但长篇铭文却比以前增多,这或许是文字发达的缘故吧。春秋后期至战国时代,形制轻薄精七纹饰除动物纹、几何纹外,还有用细线雕刻、战争、宴会的图案。
中国的青铜器艺术,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商周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极浓厚的神秘氛围。从而使它不仅直接作用并支配了那一时代,而且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周青铜爵-展览展销-私下交易-全国征集热线:
联系人:陈总 :
委托征集单位:淮安圣阁轩艺术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