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雷先生介绍,一枚精品铜钱都要上百万元,当前铜镜的上涨只是其历史价值与多年市场积累的一个释放。近年来,只要是好的铜镜,真正的藏家不管多少钱都会拿下。与其它同时期的青铜器和文物相比,铜镜的市场价位明显还是偏低的。所以,未来的成长空间依然存在。
2005年秋拍中国历代铜镜专场上拍铜镜235方成交99.15%,成交额410.20万元。因市场整体行情走低,2006年铜镜拍卖不尽如人意,春拍推出台湾藏家息斋藏镜及中国历代铜镜拍卖,共上拍铜镜168方,成交57.74%共97件,成交额490.68万元;因春拍成交率下降,秋拍铜镜专场上拍数量减至87件(铜镜79方),成交率35.63%,成交额降至131.35万元。这种情况2007年好转,春拍铜镜专场上拍92件(铜镜68方),成交率80.43%,成交额亦升至268.37万元;秋拍铜镜专场数量又回升到了200件(铜镜117方),成交率82.50%,成交额突破500万元,达595.94万元。
汉画像青铜镜私下权威公司,咨询电话:(陈总)
汉画像青铜镜近几年成交记录: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264万 成交日期:
仙骑纹菱花镜成交价:562万 成交日期: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516万 成交日期:
仙骑纹菱花镜成交价:187万 成交日期:
海兽葡萄镜-成交价:522万 成交日期: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428万 成交日期:
四乳神兽镜-成交价:442万 成交日期:
秋拍时无论单方拍品的成交价,还是整体成交额都有突破——207件(铜镜143方)成交79.71%共165件,成交额1179.81万元,以268.8万元成交的唐代海兽葡萄镜标志着铜镜步入高价时代。今年春拍,铜镜专场208件(铜镜162方)成交80.76%,成交额已达1626.5万元,编号7264的唐代海兽葡萄镜估价30万至50万元,拍至120.96万元。
两汉铜镜已发展成一般商品,这时期和私营铸镜业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汉镜铭文中出现的许多“尚方”铭及纪氏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尚方”是汉代为皇室制作御用物品的官署,属少府。《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少府下有“尚方”。颜师古注:“尚方主作禁器物。”《后汉书百官志》:“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掌上手工作御刀创诺好器物,亟—人。’”铜镜铭文中大量出现的“尚方作镜真大好”、“尚方作镜四夷服”等字句表明,制作铜镜也是尚方的任务之纪氏铭如:“王氏作镜真太好”、“朱氏明镜快人意”、“田氏作镜四夷服”等,都明确记述了制作者的姓氏,并有很强的宣传广告作用,表明民间铸镜业已十分普及。
2004年秋拍至今年秋拍,中国嘉德在春秋大拍推出13场铜镜拍卖,除2004年秋(铜镜55方)、2005年春(铜镜178方)是合并在古钱币专场拍卖外,2005年秋拍即将铜镜作为独立的专场来运作,上拍11个专场。成交额也从2005年秋的410.2万元,发展到了今年春拍的1626.5万元,成为全球铜镜拍卖的重要平台,并初步构建起中国古代铜镜价值价格评估体系。提到铜镜收藏拍卖,无不以中国嘉德的拍卖品作为样本来分析。
“一件东西如果工艺上达到了,世人无法超越,保存又达到了完美,经千年不生锈,那是相当难得的”。作为一名资深的铜镜收藏家,雷先生收藏铜镜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他向记者抱怨,即使如此精美的古董,在中国市场长期“不见天日”,中国青铜器收藏由于受到严格的管理,市场表现平平,铜镜一直以来是作为杂项出现在拍场的,铜镜只是在近5年来开始活跃。
两汉时期包括西汉、新莽、东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强盛时期,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个方面都为汉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时陶瓷业的进步和漆器的发展,虽然代替了青铜器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制铜工艺并没有衰退,而是转向了制造铜镜等方面。因此,两汉时期铜镜的铸制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
征集通知:
广大藏家朋友,淮安圣阁轩艺术品有限公司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买家客户的委托,特定意向征集汉画像青铜镜 ,要求品相完好必须保真,请藏家朋友相互转告,收藏有汉画像青铜镜的藏家尽快与我司人员取得联系。
古玩经纪人:陈总
联系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