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由于明清官窑瓷一直是收藏市场上的热点,价位迅速攀升,这把明代以前的高古瓷远远甩在了身后。对于这种现象,李晓旭认为,主要还是藏家水平的问题。国内的陶瓷拍卖还处于初级阶段,藏家规模不大,对瓷器的理解也不够深,很多人喜欢追捧皇帝用过的东西,也就是明清官窑瓷,把这一块价位炒得很高。而高古瓷往往看起来不如明清瓷那么光鲜亮丽,比较含蓄内敛,素雅静穆,浮躁的现代人喜欢追求表面的漂亮,未必能欣赏它的美。
2010年的春季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大拍中,第2615号拍品明代中早期青花绘缠枝花卉托杂宝纹碗,直径15.1厘米,以2.24万元成交,而同类碗在1991年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上仅200元就可以买到,亦不算十分精细之物,由此可见,原本精品才具有的巨大收藏投资价值,已因为明代中期以前民窑瓷器的数量稀少而有所改变,明代民窑瓷器在当时烧造时以青花瓷器为主,彩瓷很少,所以在流传至今的明代民窑瓷器中,青花瓷器数量较多,宜以之入手收藏。
明代陶瓷器值不值钱如何分辨真伪,咨询电话:(陈先生)
明代陶瓷器近几年成交记录:
1923年伦敦出版RL成交价:511万 成交日期:
明代17世纪ARAREH-----成交价:354万 成交日期:
1923年伦敦出版RL成交价:149万 成交日期:
明代宣德官窑青花五彩河塘鸢---成交价:333万 成交日期:
霍伯森著中国陶瓷器目录成交价:139万 成交日期:
1923年伦敦出版RL成交价:376万 成交日期:
明代成化斗彩麒麟海水蕉叶纹---成交价:257万 成交日期:
周本生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高古瓷的市场行情一直上不去,即便是名窑精品价格也很不理想,如当时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菊瓣碗价格才200余元,这主要因为藏家当时只认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的瓷品,其他窑的瓷器还未形成市场。
与明清瓷相比,高古瓷的历史因为比较长,因此仿造比较难,因而鉴别高古瓷真假,相比明清瓷而言也就相对容易一些。
明代民窑瓷器在收藏投资时,首先要选择完整器,精品佳。而一些残粘的精品,已经进入了收藏投资的领域。尤其是一些明代早期的民窑瓷器,也正在大步迈入收藏投资价值的初发期。
2013年5月,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推出的“雅趣流芳——陈玉阶珍藏”专场,以白手套成交录得2.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的佳绩;而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古城雅韵——京都珍藏清代御瓷”专场,更是仅以6件拍品成交就缔造了1.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惊人纪录。2013年度成交价高的10件单品中,香港苏富比占据8件,拥有优势。
李晓旭表示,高古瓷收藏关键是要走市场。如果有机会认识社会上比较认可的收藏家、鉴定家,当然好。而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可以多走市场。高古瓷的鉴定就是走遍古玩市场,大量对比,多听行家说的,然后摸出一些路来。但切记,不能够贪图,不要想着一开始就买一件官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