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遗失登报电话登报挂失

  • 发布时间:2018-05-15 19:02:39,加入时间:2015年03月25日(距今3694天)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五华区
  • 公司:云南报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郭师,手机:13312535913 微信:Baoyejituan 电话:0871-64660033 QQ:644000871

咨询QQ:广告部登报联系人:郭师。证件挂失,登报作废,遗失登报,广告部直办,今天办理,明天见报,QQ传稿,方便快捷。

近日,一些历史爱好者在陕西咸阳唐崇陵进行“走陵”活动,在陵区内搜寻了多件陵墓石刻残件,并将这些残件收集起来搬到了陵区监控摄像头下。他们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唐陵内的文物。

所谓“走陵”,就是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对有历史价值的古代陵寝进行寻访,考察陵寝的神道、神兽、残存石刻等遗迹。

与馆藏文物不同,崇陵石刻作为田野文物,总体上,对其应遵循原址保护原则,不可轻易移动,否则就会丢失历史信息,减损历史价值,不利于历史传承。“走陵人”收集石刻,搬动文物,构成对田野文物状态的破坏,涉嫌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不过,民间人士收集文物的行为,也提醒了对这些石刻残件的保护,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提上工作日程。对于某些散落的或保护难度大的重要田野文物,有文保专家认为,可以采取暂时集中保护的措施;等到条件成熟,再将其回归原址。这虽属无奈之举,但可有效地防范偷盗、破坏等违法犯罪活动。也就是说,对于某些面临被盗、被破坏风险的田野文物,与其将其长期置于野外,不如集中保护。当然,这种收集保护文物的行为,必须要以专业、规范的方式,在文物保护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管下,依法依规地进行。如果像此次“走陵人”让非专业的志愿者参与搬动石刻,显然不妥。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