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四川古,币鉴定,出手

  • 发布时间:2018-05-20 09:12:11,加入时间:2018年05月17日(距今2542天)
  • 地址:中国»重庆»渝北:重庆市渝北区新南路龙湖国际9-6
  • 公司:重庆市雅珍文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谭先生,手机:17782324462 微信:t17782324462 电话:023-67473461 QQ:694197594

四川铜币,是晚清和北洋时期四川省地方政权铸造的货币。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割据、川省银铜矿缺乏等种种原因,导致四川铜币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发展而后逐渐退出流通领域。四川铜元成为全国铜元特点之一,具有极典型的特色,更是货币收藏家们喜爱的币种。

四川铜币

盛轩国际有幸得四川铜币(军政府造)一件,重量:17.9g,直径:36.87mm。币面正中有“四川铜币”四个字,中间海棠花图案,上面有“军政府造”字样,下部为币值,背面中间有个圈,圈内有篆阳文“汉”字,大圈外环18个小圈,象征独立的18行省,上部为“中华民国元年”字样。

四川铜币

四川铜币能见者不多,由于流通时间短,退出后在市面上销声匿迹,现今四川铜币更是少之又少,见证了一代历史的货币演变过程,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

怎么鉴定四川铜币的真假如下: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市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先秦时期的铸市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叫做青钱。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