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使用金币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就行使“郢爰”等金版货币,近年来,先后又出土多枚汉、唐时期的金质钱币,如五铢、开元通宝等,上述金钱和后朝代中所铸的一些金质钱,种类不多,它们大多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特意铸之,以作馈赠之用的赏赐钱,所以铸造数量均很有限。
清朝光绪中期,各省的制币局几乎是独立的,铸币的重量和成色差别很大,有官员提议“欲收利权,欲兴商务,非自铸金钱不可”。于是朝廷规定以“元”为单位,废除银两制,由中央统一规定铸币成色,由户部委托天津造币厂试铸“大清金银币”主要版别分长须、短须、曲须、大尾、反龙等七个版别。
其中大清金币与袁世凯有关,当时天津造币厂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又逢年底,为了向慈禧献媚,特命造币厂铸“大清金币”千枚,进呈慈禧,以备西太后年关其间馈赠封赏之需,两年共铸两千枚,因我国藏金有限,未大批铸造。而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量为六钱四分八厘,成色九十的“大清银币”确大量流通,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币制未定,“大清银币”继续流通,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袁大头制出为止。
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就行使“郢爰”等金版货币,近年来,先后又多枚汉、唐时期的金质钱币,如五铢、开元通宝等,上述金钱和后朝代中所铸的一些金质钱,种类不多,它们大多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特意铸之,以作馈赠之用的赏赐钱,所以铸造数量均很有限。
总因我国藏金有限,终未能实施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和丁未红铜试铸样币,均为仅见之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大清金币光绪丙午年造 银币 库平一两
成交价: 190.40万
1906年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
成交价: 179.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