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行家分析认为,中外藏家对五彩瓷的分歧态度始于明万历时期。许多五彩瓷销往日本后,不仅深得当时日本社会人士的喜爱,而且被上层人士和专业收藏家所珍视。进入清明以后,日本人更加痴迷中国产的五彩瓷,许多人不惜重金求购,并掀起一股五彩瓷收藏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要数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经过多次叫价,最终以4404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成交价的中国瓷器,也是五彩瓷拍卖至今的价格。尽管以后五彩瓷在拍坛上再未出现疯狂的一幕,但是其价位基本价位都是处在1000万以上的
。
该对万历五彩盖敛罐,直口、帽式盖、阔肩、圆腹下敛、平底,盖钮作宝珠形,器身满饰五彩图案。盖面饰流苏花绘纹,肩部饰花绘纹,腹部饰罐身绘五彩龙纹,以矾红彩绘画祥云火焰纹,绿彩绘画飞龙赶珠纹,运笔粗犷豪放,笔笔精准,红彩鲜艳欲滴,绿釉青翠夺目。
该器造型稳重敦实,大气磅礴,保存极为完好。整体构图繁密,技法熟练,画工较好,玻璃质感强,色泽纯正,绚烂陆离,以红浓绿艳取胜。底书“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双圈楷书款。前人曾赞誉:“龙是神圣的象征,五彩玲珑极尽华丽”。
大明成化御窑瓷器的款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成化早中期生产的御窑瓷器其款识也和宣德时期的款识一样,为青花楷书竖排双行"大明成化年制"外面围以青花双圈。
明代瓷器底款要怎样私下交易好
明代的瓷器值钱吗,天字罐一直是成化斗彩中最著名的品种,罐底下写一个天字作为底款。在清档中都写成“成窑天字罐”天字罐是御用的瓷器。天字罐的底款为啥写成天字呢?有很多种猜测。一般来说还是根据过去编排文件的方式,按照《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所以我们常说“天字第一号”就是这么来的。
瓷器有款字据说始于宋代。宋瓷有“内府”二字者,其书法大致相类于“大观”钱,偶尔有“政和年造”款字。元瓷惟官窑有“枢府”二字款识,民窑底有字者极少。明瓷款字花样甚多。明代官窑瓷款多用“某某年造”字样,也有用“制”字者。清瓷概用“制”字,用“造”字者极罕见。这些应是最基本的款字常识。
明代瓷器民窖底款,进入新世纪,中国明清官窑瓷器连年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各大拍卖会上创新高。一件清雍正五彩寿桃花卉花瓶拍卖价高达4000多万元,明成化斗彩、元青花梅瓶等行情均在千万元上下,清三代御窑瓷器拍卖价也在五六百万元。以上均是瓷器里的官窑。
成化御窑瓷器生产发展到中后期,其款识又有了新的发展,采用了成化首创青花楷书竖排双行书写'大明成化年制"外面围以青化双方框的新款识。其围框是以手工绘制而成,笔道不规整,青花色彩浓淡不均。
成化御窑瓷器还有一种款识,以青花楷书单行自右向左书写"大明成化年制"。这种款识主要用于小的高脚杯盏底部内侧,或大盘类瓷器外侧上部。
中国古瓷器在海内外拍坛上一直十分抢眼,专家蜂拥而至,拍价屡创新高。但如果仔细辨别的话,会发现在国内瓷器拍卖专场上,拍卖成交价名列前茅。大量流失海外据专家介绍,五彩瓷曾在明清两代出现过制作高峰期,许多官窑瓷器主要来自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和清代康熙时期,两者风格相近,但又各具特色,从流传下来的御窑作品来看,其宣德时期的青花五彩瓷可以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特征。不过,从当时历史记载来看,宣德官窑的五彩瓷也难为藏家所见,当然更谈不上大规模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