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书画

  • 发布时间:2018-07-14 10:46:42,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2日(距今2486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12号
  • 公司:民藏国际,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谭福彬,手机:16602010270

鉴赏,先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创作作品的背景。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与鉴别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认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效果。如果作品上无作者的款识或题记,就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内容、字体、流派、纸绢、他人题跋、收藏印记、流传经过、装裱形式等,确定其时代和作者。

一件好的作品,不论是哪个朝代的,都能起到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增进人们美好情操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鉴赏不仅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9]

折叠编辑本段鉴藏要素

师承关系:

中国在传承延续方面,与西方绘画有较大的差异。西方绘画遵循的是自然观,也有类似师徒传授制的画室教育;中国在“师造化”的同时更注重师徒传授的规范,有严谨的师承关系。这种师承关系有间接的和直接的。无论是宋代的苏东坡,还是明代的沈周,在他们的身上都可以感受到前代艺术的影子和基因。即便是“个性派”的清初“四僧”、“扬州八怪”,还是近现代的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也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垒建中国的大厦。在中国的鉴定方面,一方面要理清家传承的对象,同时又要比较这种传承的差异。这项工作也是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也是鉴定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时空意义:

任何一件绘画或书法作品,都有特定的时空。也正是有了时空,美术史才显得有序和严谨。画家的生卒年构筑了时序,画家的籍贯、一生的流转落定了空间。这两者的统一也是鉴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多的绘画、书法作品上画家经常会题上纪年或创作地点。空间的概念也是要特别注意的,一个画家很少一生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有南北的大转移,也有局部地域的变迁。如现代画家黄宾虹一生就流转过很多地方:浙江金华、安徽歙县、上海、北京,最后寓杭州栖霞岭以终。不同的地域环境对画家的创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画题、题跋与印款:

画题是指画作的题目或名称,有明确具体的,如北宋李成的《晴峦萧寺图》、元代吴镇的《渔父图》等;也有模糊抽象的,如明代徐渭的《花鸟》、清代石涛的《山水》等。有些画作起初是没有题目的,也有后来人加上题目的。画题有时会给我们透露一些信息。如明代画家沈周的《庐山高图》。庐山是很多画家笔下常有的题材,五代荆浩就有《匡庐图》。沈周笔下的庐山,不是书斋中面摹古人的悟对神通,而是阅历积淀在他的画中,同时也包含着深深的哲学思考,这幅画就是为他的老师而作,以祝寿之用,寓意“寿比南山”。还如宋代山水画和元代山水画的画题有较大的不同,宋代的画题多体现“游观山水”的面貌,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赵喦的《春游图》、南宋马远的《踏歌图》等。而元代山水画题多体现“书斋山水”的面貌,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春山读书图》、《青卞隐居图》等。时代的大变化也会给画家的心境和画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题跋,是指题于画上或题于画外的题记,有作者自己题记,也有鉴藏者或其他人的题记。题记的内容多为创作此画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环境等)、收藏此画的情况、此画流传的情况、对画的评价等等。题记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将画作的年代距离为我们拉近了,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著录,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很多画外的故事。印款的种类也很多,有画家自己的,也有鉴藏者的。有名章,也有闲章。有阳刻也有阴刻,也有阴阳合刻的。有单一印款,也有组合印款的,如“乾隆五玺”等。一些鉴藏家喜欢用很多印,如明代的大收藏家项元汴等。这些都是鉴定画作时要注意的要素。印鉴是鉴藏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如1992年,美国纽约Christie’s拍卖公司举行的“李氏群玉斋藏”专场拍卖会,有一件唐代书法名迹,提供了诸多印记、题跋和著录资料。即陆柬之《五言兰亭诗》(水墨纸本,22.2×67.3cm)手卷,有明家李日华、沈颢题跋,宋徽宗、赵少昂、项笃寿、项元汴、冯梦祯、吴廷等诸家印记63方,此作在北宋徽宗《宣和书谱》、北宋米芾《书史》、明代张丑《清河舫》等书中均有著录。

著录:

南朝范晔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在《后汉书·张兴传》中有载:“(张兴)声称著闻,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著录”即“著于籍录”(唐代李贤注)。通俗地讲,著录就是将作品记载、记录下来,汇编成书。主要内容有的作者、名称、题材内容、家介绍、尺寸大小、材料、装裱特征、品相状况、藏品来源、流转情况、鉴定情况等。著录是鉴藏重要的内容和依据。著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第一类是著录,主要是指宫廷收藏著录类。如北宋徽宗时期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书谱》记载有1240余件,《宣和画谱》有6396件。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以第一手材料记录宫廷收藏的著录。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命王原祁为总裁,会同孙岳颁、宋骏业、吴日景、王金生等纂辑的《佩文斋谱》,共100卷。卷首有玄烨的《御制序》,计分论、家小传、跋、辨证及鉴藏等门;论一门又别为书体、书法、书学、书品及画体、画法、画学、画品等类。征引有关典籍1844种,注明出处,体例完善,甚便稽考,是我国一部大型的书学、画学类巨著。成书于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的《石渠宝笈》,是乾隆皇帝命张照、梁诗正等人编纂,共四十四卷。后又命董诰年,浙江富阳人,字雅伦、西京,号蔗林,尚书董邦达之子。乾隆二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乾隆三十六年入值南书房。累迁内阁学土,历工、户部侍郎,后病卒,谥文恭]、阮元年,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徵人。工诗文,精鉴金石、书、画,善篆、隶、行、楷。著作之富甲于一时。著有《石渠随笔》,为鉴赏家推重)等编纂续编,共四十册,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第二类是私人著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己的藏品著录,如北宋米芾年)的《书史》、《画史》,清代高士年)的《江村销夏录》、《江村目》;近人庞元济年)的《虚斋名画录》等。一种是著录者过眼。如唐人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目前发现流传下来最早的著录书籍)、元人周密年)《云烟过眼录》、明代张丑《清河舫》,今人张珩《木雁斋鉴赏笔记》等。

著录,是前人对收藏的一种传续和记载,作为鉴定和收藏固然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鉴定最终还是要忠于原作,本着客观现实的原则,著录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但不能作为辨定真伪的工具。

赞助问题:

赞助体制是家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在西方,艺术的赞助体制有很悠久的传统和规范。艺术赞助制度一方面繁荣了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也束缚了艺术创作。巴洛克艺术大师——荷兰画家伦勃朗就敢于违背赞助人的意志,根据自己的艺术法则和艺术追求创作了《夜巡》,最终给他带来的是厄运和穷困潦倒,但他是一个艺术的胜利者。很明显,赞助体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左右画家的创作。中国的创作也存在赞助的状况。一是宫廷的供养,如宫廷御用家的创作等。这种关系一般比较严谨,是君臣的关系,是隶属的关系。谢柏珂在谈到皇家赞助的情况时说:“皇家赞助是与皇家收藏齐头并进的,它是由天赋的正统性、道德品行,以及皇帝的文化领导能力等信念所支撑的。雷德侯用‘灵宝’一词来形容宫廷艺术收藏最初的政治功用。这个具有神圣威力的财宝,是‘上天与统治者所签协约的符节’,以显示其天恩”(洪再辛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清代以后的商业赞助等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赞助关系。这种关系比较微妙,有朋友之间的谐好;也有纯商业的买卖;也有一种是善意的资助,不求回报。艺术的赞助从本质上看是有益的,但当代意义上的某些商业赞助有悖于艺术规律而带有某种功利目的。

统而言之,中国的真伪鉴定,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课题。在传统的时序里我们也许还能重构的真时空。[16]

折叠编辑本段如何鉴

折叠方法

“一字”,指的是落款。落款是判断诗画年代的主要根据之一。一般来说,唐画无款,包括唐以前所有的画,都无落款。因为在唐人的头脑中,还没有为画作题款的概念。相反的,时人认为画作上题款是对作品的破坏。这就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差异了。

“二画”,南北朝的人物画在风格上是显得瘦骨清秀;唐代人物画体态丰腴,服饰雍容;宋代宫廷画派笔下的人物大多粗短,驼背,姿态中有弯腰或抬脚的动作;明清时的美女则一个个樱桃小口,弱不禁风。从的尺幅来看,对联出现在晚明时期,描画的团扇出于北宋,文人手中的折扇在明后期流行,一开始,大家只在扇面上题字,后来才发展到作画。另外,看画还需看纸闻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作画都是在绢帛上。唐宋前多壁画。隋唐五代,作画的纸张中有了麻纸,隋唐也用皮料纸,北宋出现藏经纸,近代当然是用安徽宣城的宣纸了。总而言之,一个鉴赏者具有的历史文化知识愈丰富愈细致,对鉴赏古代的裨益就愈大。

“三印章”,是指完成以后要钤印盖章。唐代的章只用在书法作品上,宋以前用水印。明朝有了油印。清末,锌板印刷技术流行,于是就有人采用印刷技术来复制印章。当下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复制印章的手法也越来越丰富,所以现在,鉴定专家也就很少将印章作为判断作品真伪的主要依据了。

折叠

需要鉴定,出手的可以找我们!!!

公司:民藏国际

负责人:谭经理

手机号码同步

地址:广州越秀区西湖路12号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