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哪里可以鉴定 大清铜币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心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边为年份。边际中心别离“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心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
各地铸造比较一致。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转时刻较短。因其版面设计高雅,雕琢精巧,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我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声誉品之一。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转钱银,铜币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买卖逐步便当起来。而现在,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保藏价值,许多保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方针
据《我国钱币史略》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9月,度支部奏定“币制题例”,废两改元,断定钱银单位名称为“元”,以钱为本位,一元为主币,重库单七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伍分,一角三种银币,五分银币及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宣统三年,天津度支部选币总厂开铸二分、一分、五厘、一厘新式铜币,与此同时还铸有计值文字,别离为: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新式铜元,其铸成后适逢辛亥革命,清王朝消亡,所以均末及发行。此类试样币此类试样币规划新颖,图画精巧,存世者稀少稀有。其间白铜者最为稀少,特别宝贵,2008年拍卖中896000元成交。